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专家解读: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和单阳性
血小板持续减少,原因是什么
疫情期间,结核病患者持续治疗是关键
1
11 1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血小板持续减少,原因是什么
 

血小板持续减少,原因是什么
□刘 燕

   血小板,直接参与血块形成和炎症调节,其数量异常情况在临床上不少见。准确快速地找到血小板数量异常的原因将极大地减少患者的出血和血栓事件。
病例情况
    2019年12月5日上午,我们像往常一样进行各种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标本检验。很快,一个检验结果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标本的血小板低于正常值。
    我像往常一样查看标本,发现并无凝块;接着涂片观察,镜下也无血小板聚集;要求重抽复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看来,这个标本的血小板数值的确不高。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放心发出报告了。但是,我再次查看了此患者之前的血小板检查结果,发现了一些问题:患者11月20日的血小板结果还是正常的,接着11月27日的血小板数量开始下降,到这次血小板数量更低了。
    抱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我联系了临床医生,询问这样的结果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医生说患者的确有局部散在皮肤瘀斑,但是具体原因还不明了。
案例分析
    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让我产生了兴趣。思虑其原因,无非是:生成减少,消耗增加,或者破坏增加。我决定用排除法查找。
    血小板生成减少,难道是血液病?于是,我咨询了主管医生,从医生那里得知:患者,女,82岁,因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既往截瘫压疮20余年,完善检查,明确为股骨头脓肿——并非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
    那会不会是肝肾功能损害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呢?我搜索到血小板减少那天(11月27日)的生化结果,显示患者肝功能正常,肾功能尿素轻微升高。通过与医生沟通,我得知患者有营养不良低蛋白症状,长期静脉注射氨基酸,氨基酸代谢产物尿素轻微升高得以解释。
    但是,在这个生化结果中,我发现CRP(C反应蛋白)升高,那会不会是感染加重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呢?我搜索了患者那段时间的CRP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变化不大。感染加重导致血小板减少也可以排除。
    那会不会是血小板破坏增加?但是,据医生说并无明显脾肿大,血凝结果也正常,不考虑是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那还有什么原因呢?这时,我忽然想到:会不会是使用抗生素导致血小板结果的异常呢?
    我立即问医生用的什么药。医生说患者明确为股骨头脓肿,并证实为念珠菌感染,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两个多月,后因泌尿系感染加用左氧氟沙星(11月14日开始使用)。
    在时间点上,左氧氟沙星使用两周左右就出现了血小板减少。我立即查阅文献看是否有这种情况。
    文献显示,李宏春等发现左氧氟沙星导致高龄老年患者血小板减少1例;罗兴献等对55例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分析,发现55例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中排前三药物分别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
    由此可见,左氧氟沙星会对一部分患者的血小板产生影响。
    既然可能是左氧氟沙星的原因,我建议医生停用该药换用其他药物。医生采纳了我的建议,于12月6日停用左氧氟沙星,并对患者进行了膀胱冲洗以治疗泌尿系感染。
    患者停用左氧氟沙星后,分别于12月10日、12月12日和12月17日监测血小板,可以看出血小板逐渐升高,至今血小板一直维持正常水平。
总结
    当发现不能解释的检验结果时,检验人员或者医生不能只确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应尽可能找出其内在原因。现在的检验人员,不只是“对此标本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负责。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心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