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史 尧 通讯员曹 咏 周厚亮)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五病区焦红亮副教授联合癫痫多学科会诊团队,对一名影像学检查正常的成年顽固性癫痫患者成功应用机器人辅助下颅内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对癫痫的起源病灶及癫痫外科手术进行了精准定位,填补了河南在该项业务上的空白。 癫痫是神经科和儿科的常见病,其中约30%的患者是顽固性癫痫,需要多学科协作才能取得较好疗效。郑大一附院在癫痫治疗方面组建了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小儿内科、磁共振科、核医学科等在内的癫痫多学科会诊团队。该团队定期对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会诊,通过磁共振和PET-CT融合技术寻找癫痫起源病灶,同时在该院河医院区神经内五科进行视频脑电图连续监测,从发作期脑电图起始放电和放电演变进一步确定癫痫的起源病灶,为癫痫外科手术进行定位。 据焦红亮介绍,专家团队通过微创外科手术,将多个电极放入患者大脑深部,利用机器人辅助下的颅内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对脑深部结构进行记录,全面监测癫痫的起源、扩散和症状产生,并运用“解剖-电-临床症状学相互关系”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癫痫放电的起源病灶、传播形式及所涉及的皮层结构进行评估,从而精确定位致痫灶。 “与传统框架立体定向技术相比,机器人辅助立体脑电图技术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具有安全性和精确度更高等优点。”焦红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