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本报记者 赵忠民 通讯员 刘 琳
“商丘的老师”,这个中心静脉压怎么打?“商丘的老师”,这个透析机报警了怎么办……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医护人员,被隔离病区的其他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商丘的老师”。 2月19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抽调6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该院重症医学科14名医护人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加入李兰娟院士工作团队。 据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淑敏介绍,进入病房的第一天,一名患者因为右侧大量气胸、氧合指数下降,需要紧急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该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张辉、杨林仅仅用了十多分钟,就完成了胸腔闭式引流术,值班医生冲着他俩竖起了拇指。 紧接着,另一名患者意外脱管,氧饱和度瞬间下降至29%;张辉紧急进行气管插管,为患者重新接上呼吸机,患者氧饱和度上升到92%以上。张辉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的插管手法受到在场医护人员赞叹。 当天20时许,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和其他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共同为一位患者实施了用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机器的泵驱动串联膜肺,让血液经膜肺氧合。这是此技术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该院区的首次成功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