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志愿做村口守门人 本报记者 史 尧
有一群志愿者,他们坚守在社区卡点,日复一日地为社区居民量体温、做登记、运送日常用品,他们只是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疫情防控做点儿事。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9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丁永丽,就是其中一位。丁永丽的老家在周口市郸城县胡集乡后屯村,由于从外地返乡人数多,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重,人手不足。 丁永丽主动找到村支书丁永振请愿:“我是一名医学生,我可以义务为村里的卡点做点儿事。”“好样的!好样的!”丁永振欣然同意。 成为志愿者后,丁永丽每天都早早来到村里的卡点。 “您好!请问您办理出入证了吗?” “麻烦您配合测量体温。” 一天下来,这些话不知道要说多少遍,这样的事情不知道要做多少次。在卡点,丁永丽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检查车辆、为居家观察的居民送生活物资。有时候遇到焦虑不安的村民,她还会主动跟他们拉家常,给他们讲居家不外出的重要性,还要苦口婆心地劝说一些外出的人回到自己家中,不要聚集。 对于居家不外出,很多村民开始时不理解,有抵触心理,到后来发自内心地配合,这中间丁永丽磨破了嘴皮,累哑了嗓子。很累,但她却说乐在其中。 村民罗老先生说:“这闺女真是好样的,这么多天,起早贪黑,忙前忙后,累不说,有时候还受气,可她天天都乐呵呵的,从她身上能看出来,现在的年轻人不简单、能扛事。” 丁永振说:“作为一名医学生,丁永丽真正把自己的所学用到了服务群众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为村里疫情防控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我为她点赞!”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只是做了一个年轻人该做的事,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不开学,我会一直做下去。”丁永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