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黄 煌 马颖光
近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收治了一位特殊病人…… 今年70岁的王女士在某医院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身体一直还不错。2019年9月,王女士解了一次黑便,因为不痛不痒,也没太在意,之后越来越不能吃饭,人也越来越瘦,体重减轻了大约10公斤。 2019年12月,王女士又突然呕吐了一次咖啡色的胃内容物,解了一次黑便。察觉到身体有问题,王女士赶紧去原来工作的医院查了血常规,结果发现血红蛋白为55克/升,严重贫血。 由于不放心原单位的诊察,王女士又赶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许晓芳结合王女士的症状,初步判断其可能罹患消化道肿瘤,建议王女士做胃镜检查。 当胃镜进入王女士的贲门之后,医生在胃底见到大量食物残渣及血凝块残留,王女士的整个胃体及胃窦腔已经变形,还可以见到多发溃疡,覆盖污秽的厚苔及血凝块,幽门已经严重变形狭窄,胃镜根本无法通过。许晓芳取了病变处的黏膜组织,送检了常规的病理和免疫组化。1周后,王女士的病理报告提示送检的组织标本为“低分化腺癌,局灶呈印戒细胞样”。至此,医生明确诊断王女士为进展期胃癌,后续的CT检查提示王女士没有明显的远处器官及淋巴结转移,还有手术机会。 诊断清楚了,可是,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医务人员都有一个深深的疑问:王女士曾是医务人员,3个月前第一次解黑便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细细询问之后,真相让医生们大跌眼镜。王女士说:“我并不是没有治疗,从第一次解黑便的时候,我就开始采用一种‘八卦象数疗法’对自己进行治疗,只是治疗效果不好而已。” 何谓“八卦象数疗法”?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们上网查了一下,还真有这种“宣传不打针、不吃药,希冀只通过默念一组数而达到治病健身目的的疗法”。 “这是伪科学。10年前就有媒体揭露了这种伪科学,没想到现在还有人相信这种疗法。”许晓芳提醒公众,“切忌病急乱投医”,要相信科学,远离迷信。家中若有50岁以上的人,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要做一套胃肠镜检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黑便,有可能是消化道肿瘤的报警症状,要及时就诊,接受消化内镜检查;多关爱老年人,对于封建迷信、不靠谱的治疗方法或保健品,一定要坚决抵制、及时制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