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有多可怕? 本报记者 冯金灿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后,感觉对生活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就没有在意;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足为惧,真正可怕的是其并发症。在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会让人截肢。 12月15日,在第四届河南省糖尿病足论坛上,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足亚专科主任张会峰在专题讲座中说,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引发的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性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经犹如长期“腌制”在蜜糖里,破坏着血管和神经组织,导致患者足部血液供给不足、末梢神经损伤。当皮肤发生破溃伤口不能愈合引发感染时,足部会出现溃烂、坏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足疗不当导致截肢
张会峰日前接诊了一位53岁的糖尿病足患者。该患者来就诊时高烧39.4摄氏度,右脚的第二脚趾、第三脚趾已经发黑,趾间皮肤严重破溃。 张会峰发现患者的脚趾已经严重坏死,伤口还出现了感染,必须截肢,否则极易造成大面积组织坏死,诱发败血症,威胁生命。 患者一听要截肢吓坏了。他说,自己至今都没想明白,好好的脚怎么会变成这样。 原来,天气转冷后,患者总是感觉手脚冰凉,正好家门口足疗店有理疗项目,“一直感觉不热,我就让服务员把档位开大点儿。烤完后,我发现脚趾上有一小块被烫伤的皮肤,心想过两天就好了,谁知伤口就是长不住,还越来越严重了。”患者回忆说。 经过检查,患者的空腹血糖波动在7.9毫摩尔/升~10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高达16.5毫摩尔/升,这是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患者的脚部疾病正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 到此,患者才知道自己已经患了糖尿病,并且发展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为什么糖尿病足会导致截肢?张会峰说,由于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感觉迟钝,往往不能及时感受到危险信号,脚受了“轻伤”一点也感觉不到,当“轻伤”变成“重伤”时才会感觉到,这时往往已经难以挽回了。因此,85%的糖尿病患者相关的截肢“导火索”都是脚的小伤,比如烫伤、剪指甲时不小心剪破了脚,新鞋不合脚或鞋子里有个小沙粒什么的把脚磨破等。 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呢?张会峰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血管、足底压力评估与分析是糖尿病足管理的基础,能够有效评估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足的全程管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截肢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了糖尿病足,则需要进行多学科全面治疗,包括内科清创、外科截肢手术等;假如周围血管发生堵塞,还需要进行血运重建。但是,糖尿病足患者经过治疗后,有一大部分人会在两年后复发,主要原因就是足部的压力不均匀,长期受压迫的部位产生了新的压力性溃疡,因此预防复发也是糖尿病足全程管理的重要一环。
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
“头痛、牙痛、腰腿痛……我们一生都在跟疼痛做斗争,殊不知疼痛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张会峰说,近一个月,他们专科收治了近10名低温烫伤导致截肢的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均患有糖尿病足,平时血糖控制得也并不理想。 张会峰说,糖尿病足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不明显,一旦出现伤口要么不知道,要么不在意,此时就很容易造成足部大面积组织坏死、感染。 在当天的会议上,郑州颐和医院院长赵志刚说,临床医生要注意,糖尿病足是一组足部病变综合征,不是单一症状,应该具备3个要素:糖尿病患者,足部组织营养障碍(溃疡或者坏疽),伴有一定的下肢神经或者血管病变。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出现类似症状不能判定为糖尿病足;感染并不是糖尿病足的必备条件,但是一般都会出现感染的症状,尤其是在患者下肢缺血的情况下,糖尿病足极易发生感染。 张会峰说,在糖尿病足患者中,有一种突然出现的水疱应该引起重视。水疱往往突然出现,通常是在夜间发生,没有明显的发生原因,特点是水疱往往无痛和非瘙痒,很少引起不适。一般来说,该种水疱往往出现在四肢末端,也可见于前臂和胸腹部,水疱大小不一,小的直径几毫米,大的直径可达到5厘米。 资料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5%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数据显示,平均每100个糖尿病患者就有7.3人需要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全世界每年因为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高达100万人。不仅如此,糖尿病足还具有高死亡率的特点,患者截肢后3年生存率只有50%,5年生存率只有40%。假如能够早期正确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45%~85%的患者可免于截肢。 目前,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前沿技术,虽然在临床上干细胞尚不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常规手段,但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干细胞移植可促进缺血肢体的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复肢体血流,从而达到治疗肢体缺血的目的,并最终达到治疗糖尿病足的目的。 深入的组织学研究还发现,经过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创面,其新生肉芽组织的厚度、表皮角质细胞形成的数量、胶原纤维的排列均较传统的疗法好。
糖尿病足破溃后早期处理是关键
张会峰说,糖尿病足是引起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症状非常隐匿,有的时候患者没当回事,当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甚至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就必须接受截肢手术。这才是糖尿病足较为可怕的地方。 从医学上来讲,把糖尿病足可分成0级到5级6个阶段。0级最轻,还没有出现足部组织溃破,会有一些麻木和足部皮肤颜色的改变;1级相对来说比较轻,足部会出现表皮的溃破;发展到3级,溃破会越来越深,足部组织损伤形成局部脓肿;如果是4级的话,处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糖尿病的并发症相对来说也越来越多,合并血管病变、合并神经病变等都属于4级的范畴,深度也越来越深,截肢的风险越来越高;到5级时,基本是整个脚都已经坏死了,整体都是变成黑色的了,到这个阶段只能是高位截肢了。以上的这些过程并不是长年累月发展的,可能几周或是一两个月就会变得很严重。
如何预警糖尿病足呢?
张会峰说,4种症状预警糖尿病足。一是足部感觉迟钝。二是脚趾发白。一般来说,两类人群经常会脚趾发白:肝病人群和糖尿病患者。三是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是糖尿病足较为早期的症状表现,其原因主要是下肢轻微缺血让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开始出现乏力、麻木,但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缓解;当缺血进一步加重时,甚至会出现休息痛,就是指在不走路、不运动的静息状态下也会疼痛。这种疼痛主要出现在脚趾或者足部的远端,且夜间还会加重,患者躺下时也会加剧疼痛,只有保持足部下垂时才可以缓解。四是下肢皮肤干燥,肌肉萎缩。糖尿病足带来的下肢缺血常常会引起下肢皮肤、血管的一些改变。由于营养不良,肌肉出现萎缩,皮肤变得干燥、弹性差,皮肤温度降低,还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下肢的动脉搏动会减弱或消失,并且在血管狭窄处可以听到血管发出的杂音。
糖尿病足患者应如何做好日常护理呢?
张会峰说,糖尿病所有的并发症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控制不达标。因此,要想预防糖尿病足,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人体血糖含量。此外,患者平日里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做好对脚部的保护,尽量不要让脚受伤;如果脚部出现伤口,哪怕是特别细小的伤口,也要去医院进行特别处理,不能有侥幸心理;每天用低于37摄氏度的温水洗脚5分钟,用干毛巾擦干,特别要擦干脚趾间的水,并仔细检查有无皮肤病变;干皮肤者可涂润肤霜,避开趾尖即可,但不宜使用爽身粉;若发现病变应及时就诊,不要自行处理或修剪病变处;每日做小腿和足部运动;平时不要赤足走路,脚部取暖不要用热水袋或电热毯,可穿厚袜子;每年到内分泌科检查脚部一次,包括脚部感觉和血管搏动情况。 张会峰说,糖尿病足破溃后,早期正确处理非常关键,早期伤口处理不当,伤情将迅速发展,甚至波及全足,需要长期换药并多次手术才能修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