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南阳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遇到“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该怎么办
强技术专治眼病 守初心呵护光明
1
11 1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遇到“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该怎么办
 


——访南阳市中医院骨一科主任黄永华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李 政  文/图

专家简介
黄永华,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南阳市学科带头人,南阳市中医院骨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脊柱微创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盆髋臼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全民促进会骨科伤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疼痛分会豫南专业学组副秘书长,南阳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医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黄永华从事骨科专业20余年,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开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结核、腰椎肿瘤等手术。他采用射频消融、椎间盘镜等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可开展保髋、保膝治疗及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四肢创伤手术,尤其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采用创伤小、出血少的手术方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荣获南阳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

   记者:黄主任,什么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黄永华:所谓“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实是指老年髋部骨折。
    由于衰老,很多老年人都存在灵活性降低、力量减弱和骨骼质量下降等问题,哪怕只是缓慢滑倒或者轻微磕碰,也容易造成骨折。如果老人在摔倒后出现了髋部的疼痛,站立和行走受到影响,家人就应想到骨折的可能性,并及时将老人送到医院检查和治疗。这是因为髋部骨折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不仅容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还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老年髋部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髋部骨折包括髋部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髋部骨折患者,男性平均年龄为72岁,女性平均年龄为77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是66岁~76岁。
    髋部是人体从骨盆向股骨过渡的区域,包括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部。这里是重要的负重部位。人一旦上了年纪,骨质变得疏松,特别是绝经后妇女。这些情况使髋关节处在一个十分脆弱的状态,当老人一脚踩空,发生摔倒、滑倒,身体扭转倒地等轻微创伤时,便可能导致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骨折。
    此外,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如不积极处理,原发病很有可能会随之加重。
    受“年纪大了不该做手术”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会选择保守治疗。但是,一旦卧床时间久了,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压疮、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随之而来。据国外研究统计,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生存率只有约50%。也就是说,每两个发生髋部骨折的老人,就有一个在骨折后一年内离我们而去。这也是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原因。
    其实,治疗髋部骨折,年龄不是最大的障碍。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多例90岁以上患者,均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记者:中医如何治疗髋部骨折?
    黄永华:中医治疗方法一般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
    内治法会根据骨折愈合过程,分为三期辨证治疗;再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损伤程度、损伤部位进行个性组方用药。内治法的一般规律是:骨折早期宜破,中期宜和,后期宜补。骨折早期是指骨折伤后l周~2周,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等,可用活血疏肝汤等;中期是指骨折伤后3周~4周,常用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等,可用三七接骨丸等;后期是指骨折1个月以后,常用补气养血法、健脾益胃法、补益肝肾法、温经通络法等,可用加味益气丸等。
    外治法是指骨折损伤后的局部用药,如敷、贴、洗、搽、浸等。根据骨折三期辨证,一般早、中期以药膏、膏药敷贴为主,可用活血止痛膏等;后期以药物熏洗、热熨或涂擦为主,可用展筋丹、展筋酊等。
    记者:如何判断遭遇了“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黄永华:当发生突然跌倒或是外来因素导致髋部或胯部疼痛,不敢站立,疼痛侧肢体较对侧缩短时,应及时就诊。一般情况下,普通X线摄片即可明确诊断。
    记者:对“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能做什么?
    黄永华:其实,髋部骨折患者因手术及麻醉风险造成的死亡比保守治疗并发症引起的死亡少很多。因此,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尽快恢复关节活动,以减少不适。
    对于髋部骨折的治疗,目前相关技术非常成熟。比如,针对髋部骨折的闭合复位微创(仅需3个1厘米左右的切口)经皮螺钉固定技术、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内固定技术。
    总之,预防“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从预防摔倒开始。一旦发生髋部骨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重新下地走路不是梦。
    记者:采取保守治疗会有什么风险?
    黄永华:据瑞典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一生中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高达11.2%,女性则高达23%。
    不像发生在腕部或肩部的骨折,髋部骨折带来的疼痛和下肢活动障碍会迫使患者卧床,难以活动。采用保守治疗,患者需要卧床3个月左右;而卧床会带来四大并发症(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褥疮),哪一个并发症发生了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记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相比,哪种方法最好?
    黄永华:与手术风险相比,需要卧床3个月的保守治疗的风险一点儿也不少,甚至更大。
    针对这种情况,髋部骨折的治疗原则可归结为“尽可能手术治疗”。这与大多数骨折治疗的“尽可能保守治疗”不一样。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大多是老人,很多老人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等,而手术又存在风险,需要骨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内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和患者以及家属通力合作,才能闯过难关。但是比较而言,保守治疗是更长、更难的一关,通过率甚至不如手术这一关。
    因此,这时需要医患双方充分沟通,下定决心,方能有把握闯过围手术期的难关;而一旦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机会就大得多。
    根据骨折的部位,髋部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髋部骨折是关节囊内骨折,伤后容易伤及血运,导致骨折不愈合或者股骨头坏死;股骨粗隆间骨折则是关节囊外骨折,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较低,但畸形愈合率很高。
    因此,髋部骨折的治疗重点在是否能保留股骨头上。如果错位很少或者已有嵌插,尤其是在患者比较年轻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留股骨头,用3枚空心螺钉固定骨折;但如果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错位,则最好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这两个手术技术都早已成熟,手术时间一般在1小时之内,出血量也不大。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则很少进行关节置换,治疗重点是骨折的稳定、固定。目前主要的方法是在股骨内打入髓内钉进行内固定,创伤小,手术时间一般也在1小时之内。
    即使对于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人,髋部骨折的手术也大都可以耐受;术后最大的优势就是很快能够下地,从而避免了诸多卧床并发症。
    记者:面对“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医生能做什么?
    黄永华:首先要预防!任何治疗都比不上预防的重要性。老年人摔倒后容易出现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骨质疏松。不少老人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造成股骨上端的骨小梁变细、数目减少,排列也越来越稀疏。此时的骨骼变得脆弱易折,且骨折后发生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预防髋部骨折,中老年人不仅要防范外在因素(如摔倒、碰撞),还要从身体内部入手,增加骨强度、防范骨质疏松。
    均衡的饮食、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确保一定的运动量、定期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查、必要时进行药物辅助治疗,都是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老年人在雨雪、道路结冰天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如果必须出行要选择防滑的鞋子,行走时可模仿“企鹅步”;在浴室、卫生间穿防滑拖鞋,放置防滑垫,淋浴完及时擦干地面;无论是晨起还是午睡后,起床都不要过快过猛,可在床上休息1分钟后再下床活动。
    一旦发生了髋部骨折,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就近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并尽早治疗。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