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信任与感动交相辉映 医患共担生命之重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鼓励创新药物研发
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卒中、胸痛、创伤、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义诊活动
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心脏停跳一小时患者
用真心构筑真诚医患关系
漯河市120指挥中心:警惕“夺命”花生
洛阳市中心医院省级远程会诊合作医院达到10家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青年医生成立“市二院医疗健康志愿服务队”,开展医疗健康服务进乡村活动
医教协同辟新路 破解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难题 ——河南省基层卫生人才医教协同发展联盟成立
1
11 1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用真心构筑真诚医患关系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梁 煜

   12月3日上午,在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康复科,办公桌上摆满了药盒和纸袋,主任医师段继豪和护士程璐在不停地拆药盒、抠药片,并把拆下来的药片分装进小药袋。看病的医生变成了配药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康复科的医生和护士从5月份以来,一直坚持为一位特殊的患者(王老太太)分药。
    5月底,80岁的王老太太因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住院,并伴随血压高、血糖高等症状,病情危重。段继豪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王老太太病情得到控制。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王老太太心脏功能恢复正常,可以出院,但回家后怎么吃药却成了一个难题。
    王老太太不认识字,女儿是盲人,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了解到母女俩的特殊情况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康复科的医务人员决定还是像王老太太住院期间一样,帮她把每天的药分装成小药袋,再分别放进写着“早”“晚”的两个袋子里。段继豪还不厌其烦地教王老太太认字,直到确定她能分清“早”“晚”两个字,才放下心来。
    王老太太从最开始的每隔10天去一次医院,到现在每隔30天去一次医院,每次都是医务人员帮她缴费、取药、分好每顿的药再交给她。热情周到的服务让王老太太感动不已:“我真是感动得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我要再给你们送一面锦旗。”
    “换成其他医生也同样会这么做,只要大家相信我们,我们会一直像这样为大家服务。”段继豪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