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村卫生室消毒工作不应成为盲区 |
|
村卫生室消毒工作不应成为盲区 □李 季 11月28日,河南省杞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发布一则《杞县裴村店乡冉寨村病人皮肤溃烂原因及情况说明》的公告,回应群众对《河南杞县一诊所因针灸治疗致200余人身体感染后溃烂》(中国网 11月27日)这一新闻的关切。 涉事诊所为杞县裴村店乡冉寨村卫生室。截至当日,仍有近百名患者在当地各医疗单位接受免费治疗。经过会诊,专家确定患者是因接受消毒不规范的针灸治疗后感染了脓肿分枝杆菌。 针灸技术属于侵入性有创操作。此次事件突显了基层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感染防控意识淡薄、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与针灸针、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若无菌操作不严格,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 做好消毒工作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底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相关规章制度也逐步完善。这起群体感染事件的发生在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因素。 一、卫生行政部门、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消毒工作管理、指导的缺失是其原因之一。乡镇卫生院是村卫生室的直接管理单位,消毒工作的落实不仅要制度上墙,更要措施落地。医政、卫监部门更应负起管理和监管职责,莫因村卫生室的“小”而忽视对其规范管理。 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要绷紧消毒意识这根弦,要明确意识到村卫生室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网底,消毒工作落实不到位,将对农民健康造成危害。 今年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防范并化解感染暴发风险,切实加强感控管理。此外,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指导,将感控工作作为“一票否决”项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 目前,杞县裴村店乡卫生院的书记和院长已被降职为副书记和副院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已按照规定吊销涉事医生范某的执业许可证并停止其执业活动,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教训是深刻的。笔者认为,要消除村卫生室消毒工作的盲区,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村卫生室消毒工作管理,严格落实消毒工作制度,规定必须具备的消毒设施,定期开展消毒技术培训,经常检查考核消毒工作质量,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村卫生室整顿和建设内容之中,促使村级医务人员重视消毒工作,增强无菌观念;对那些不具备消毒条件或不重视消毒质量的村卫生室,要严管重罚,直至取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