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是血液病还是心肌梗死?都不是!
肝动脉造影栓塞术
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四)
“我要对患者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1
11 1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我要对患者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我要对患者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记鹿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黄润生
□丁 玲  聂玉刚

   鹿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黄润生,自1997年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来,已在艾滋病防治战线坚守了22个春秋。
    1997年,鹿邑县发现当地首例艾滋病病例。当时,由于对艾滋病不甚了解,很多人“谈艾色变”,黄润生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领导和组织的安排,冲到了艾防最前线。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初被确诊的时候,大部分当事人情绪激动,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
    针对这一情况,黄润生并没有灰心和退缩。他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找出工作切入点,认真对待每一位感染者。半个月之后,通过因人施策、耐心细致的工作,鹿邑县的艾防工作很快取得了突破。
    2004年,全省组织开展艾滋病的筛查工作。当时,黄润生已经因机构改革被分配到其他部门工作。当他知悉全县筛查工作启动后,主动请缨参与此项工作,深入农村逐家逐户动员,按照筛查方案逐人摸底登记,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积极依靠当地乡村干部,发动群众,深入细致地宣传筛查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先进,带动落后,使工作很快打开局面,提前完成筛查的摸底登记任务。
    对确诊感染者和患者进行结果告知,是艾防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
    黄润生常说:“每一次告知工作对我而言,都是一次感情的折磨。现实对于感染者及其家庭是不幸的。正确对待,随机应变,科学处置,因人施策,既能使感染者接受这一事实,又能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服从医嘱,提高生存质量,避免家庭传播和社会传播。”
    2013年,黄润生担任鹿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以后,他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更加重视,多年来,从不因职务变更和工作繁忙而减少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参与。他经常深入一线,和同事们一起认真贯彻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落实相关民生实事;重视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充实骨干力量,调整人员结构,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专业培养,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把宣传和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鹿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要工作,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社会各界和当地民众的艾防意识,建立群防群控工作局面。
    黄润生十分重视艾滋病检测工作,为遏制鹿邑县艾滋病疫情,最大限度尽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采取积极的干预、预防措施。他积极响应上级艾滋病检测关口前移的策略,挤出经费购买检测设备、器材和检测试剂,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他非常重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随访、治疗、管理和关怀救助工作,经常深入医疗救治点和农村调查了解工作落实情况,找治疗点医生座谈,走访服务对象,倾听大家的反馈意见,重点调查相关服务是否到位,对治疗效果是否满意等。
    他利用节假日,赶到困难艾滋病患者家中,嘘寒问暖,并自掏腰包为生活有困难的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助,为他们送去米、面、粮油、衣物、被褥等生活物资,为失业的感染者和患者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我要对患者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这是他的承诺。从业33年,坚守艾防战线22年来,黄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个承诺。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