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自然流产女性如何实现“母亲梦”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郭梁洁
很多年轻夫妇结婚后,一直想赶快生个宝宝,但好不容易怀孕了,没过多久却突然流产或胎停育了。 是什么原因引起频频流产?反复自然流产的女性,如何实现做妈妈的梦想?日前,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举办的“反复自然流产的诊断治疗新进展培训班”上,来自我国妇科、遗传等领域的专家为全省300多名医务人员奉上10余场专题学术报告,分享反复自然流产诊疗领域的新技术、新经验。与会专家表示,反复自然流产多发,对其可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
反复自然流产,平均5个生育女性中就有1人发生
“反复流产的发病率很高,这种流产再发风险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为了帮助更多女性摆脱流产困扰,这次培训中,我们专门请了妇科、内分泌、甲状腺等领域的专家,试图从多角度解读反复流产的原因,以便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进而让更多女性摆脱流产的困扰。”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廖世秀说。 据廖世秀介绍,流产分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非常高,占全部妊娠的15%~20%,这就相当于每5个人中,约有1人会遇到此困扰,而复发性流产率约为5%,其异常症状主要是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早期自然流产一般先出现阴道流血,而后腹痛,继之排出胎儿。晚期自然流产一般先出现腹痛,后出现阴道流血,最后排出胎儿。连续自然流产3次或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国际上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定义。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流产?“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女性内分泌、解剖结构异常、免疫紊乱、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六大因素息息相关,患者多为30~45周岁的女性,其中约20%患者为内分泌异常造成,20%的患者是免疫的问题,10%的患者是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廖世秀说,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已经发现过去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大多数是由免疫紊乱所致,而最近的临床观察还发现血栓前状态也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据廖世秀介绍,妊娠12周以前的早期流产多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生殖免疫功能紊乱及血栓前状态等所致。在妊娠12周至28周之间的晚期流产中,胚胎停止发育者,多因血栓、感染、妊娠附属物异常(包括羊水、胎盘异常等)、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如巴氏水肿胎、致死性畸形等)所致。胚胎组织新鲜甚至娩出胎儿仍有生机者,多数是由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所致,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宫口开大之前或胎膜破裂之前没有明显宫缩,其病因主要为子宫颈机能不全;二是先有宫缩,其后出现宫口开大或胎膜破裂,其病因多为生殖道感染、胎盘后血肿或胎盘剥离等。
经过规范治疗,85%的女性可正常妊娠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教授王芳说,近年来,在生活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环境以及高龄二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习惯性流产发病率正不断上升;尽管大部分自然流产原因不明,但研究发现其中80%以上都与免疫因素有关。 “流产通常令人沮丧、悲伤,但流产并不意味着就此失去了做妈妈的资格,经过规范治疗,85%的女性可有正常的妊娠过程,并分娩健康的宝宝。”廖世秀提醒,对于复发性流产及早期自然流产的女性,应该首先明确流产的原因,有部分女性需要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查来确定有无导致流产的遗传学因素。 那么,如何诊断反复自然流产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科主任张富青说,诊断早期反复自然流产有两种方法:一是B型超声检查,可根据妊娠囊形态、有无胎心搏动,确定胚胎或胎儿是否存活;若妊娠囊形态异常或位置下移,提示预后不良。还有一种是妊娠试验,可选用敏感方法连续测定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正常妊娠6~8周时,其值每日应以65%的速度增长;若48小时增长速度<66%,提示妊娠预后不良。对于其治疗,首先要治疗原发病,其次要参照既往孕产史,结合本次孕期超声及必要的血液学检查指标,综合分析判断胚胎发育情况,根据个体特征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保胎方案。 王芳说,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初诊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化验检查,尽可能找到病因;另外,习惯性流产是异质性疾病,每个患者的病因都不尽相同,即使相同的病因,也有着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要尽可能个体化治疗,特别是用药方案要个体化。
多学科诊疗是反复自然流产诊疗的新模式
廖世秀说,习惯性流产常常是多因素的,同一病例多因素同时存在,同一病例不同胎次的流产病因也可不同。对于习惯性流产的诊治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机制仍不清楚,临床诊疗具有不确定性及探索性。目前,进行孕前病因治疗、孕期规范化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等习惯性流产综合治疗十分必要。 廖世秀提醒,有些自然流产是一种胚胎自我淘汰的结果,但对于反复流产的患者,她们自身往往会有某种疾病造成流产,只是自己没有注意和重视。因此,建议有复发性流产经历的女性,孕前要仔细排查原因,孕后也需要及时就诊,通过妇科、生殖、遗传等多科室的医生指导来保护母子平安。特别是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年龄偏大又想生育宝宝的夫妇更需要进行遗传优生相关检查,因为年龄的增加会带来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要确保身体健康、具备孕育条件后再生育。 廖世秀说,看诊中,经常会遇到精神严重紧张的患者,一种药如何吃要反复问很多次;不需要卧床休息的非要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常常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和自己症状相似的细节,自说自话地用药;医生不让用的药,自己非要偷偷用,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医生不让抽血,非要每天跑到医院求医生给自己验血……这些都是过分焦虑的表现。事实上,患者完全不必如此紧张,过度紧张反而不利于妊娠。此外,运动也很重要,一些女性严重缺乏运动,患有现代都市“富贵病”,这其实不利于自身的系统治疗。 虽然没有100%的治疗成功率,但一旦明确病因,对症治疗,顺利当妈妈的可能性为9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