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漯河探索
1
11 1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漯河探索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漯河探索
本报记者 陈琳君 冯金灿 王明杰

编者按: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区域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减少患者异地就医、助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在国家、省级层面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大环境和相关政策支持下,从2017年起,漯河市委、市政府每年投入1亿元资金,在市域推进10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千百年来,静静流淌的沙河、澧河在这里汇聚,孕育了漯河这个钟灵毓秀的豫中南小城。“舟行此焉薄,贾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明永乐年间,郾城知县王季立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水旱码头螺湾渡(现位于漯河市郾城区)的繁盛。
在这片热土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沙河上游,8000年前的舞阳县北舞渡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一道门槛”;贾湖遗址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把人类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1800多年前,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漯河市召陵区)人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字典鼻祖、汉字学奠基之作……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的漯河人民经过不懈奋斗,同样打造出一个个在河南乃至全国出彩的新名片:首家中国食品名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品牌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社会进步之基、全面小康之要、生活幸福之本。谱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需要人民健康作保障。
漯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新时代漯河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任务,并提出打造健康漯河的发展目标——尽快健全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健康和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1916年,美国医生德文波筹建的“安息日诊所”在漯河开诊,后于1919年扩大规模,改名为“善济医院”。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个拥有两个诊室和一个药房,仅能收治三四十名患者的医院会成为漯河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轫之处。
新中国成立后,漯河的卫生健康事业在此基础上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时光走过70年。如今的漯河不仅交通便利,人居环境优美,医疗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97家,开放床位15642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为5.92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87人、执业护士2.64人、公共卫生人员0.05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为1.58人;全市医护比为1:1.46。初步形成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和专科医院为支撑、民营医院为补充的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不仅如此,漯河市还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7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培育专科、20个市级重点专科和26个市级特色专科,省级重点专科数量仅次于郑州市和新乡市。部分医疗机构和特色专科提供的医疗服务辐射豫中南近5.5万平方公里内的3000万人口,初步形成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性医疗中心辐射周边地市的医疗规模,具备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实力和竞争力。
2017年11月,漯河市出台了《漯河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规划》,决定集中全市7家医疗机构的优质医疗资源,合力打造生殖遗传、心血管病治疗、脑卒中防治、呼吸与危重症诊疗、肿瘤治疗、儿童医疗、骨科创伤救治、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中医治未病、康复治疗10个区域医疗中心。
同时,漯河市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纳入该市“十三五”规划,成立了由市长牵头、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发展改革、财政、编办、卫生、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参与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动主体医院与合作医院共建,形成纵横联动、合作共建机制;把区域医疗中心基本建设项目列为市重点项目进行管理,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检查考核,以确保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实效。目标一旦确定,一系列推进措施也积极跟上。
漯河市鼓励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体单位眼光向外,瞄准省内、国内甚至国外的大型医院集团和知名专家团队,在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科研教学、医疗救治、远程诊疗等领域建立起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积极引导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体单位与高端医疗集团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如加挂国家级、省级医疗分中心,建立可持续性的国家级教育培训基地、设立知名专家工作室、共同组建科研团队等紧密型或松散型合作方式,迅速提升专科医疗水平,提高区域知名度。
漯河市还通过行政手段在地理位置、建制规模、人员结构、技术力量配备等方面对卫生资源进行总体调控和布局,避免设备重复购置,减少资源浪费;整合现有医疗机构过剩资源,依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组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组建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紧密型医院集团,集团内人、财、物、信息、服务等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按照医院专科特色和发展方向,在个人自愿、单位同意的前提下,整合人才资源,鼓励专业人员根据发展需要合理流动到适合其开展专科技术的医疗单位,实现系统内医疗技术及医疗技术人员共享;鼓励现有的规模较小、专科优势不突出的综合性医疗机构逐步向专科类、辅助类、社区、医养结合等类型的医疗机构转型。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漯河市采取柔性引才和公开招聘相结合方法,实施“名医百人计划”,加大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医学博士等高层次医学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设立卫生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加大对业务骨干、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赴国外、省外进修、参加学术会议、进行访问考察等,并充分利用好现有老专家,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培养后备人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医疗卫生专家来漯河交流、讲学、现场指导,开展科研业务合作,在项目合作中提高医务人员的学科技术水平;对引进和培养的拔尖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用宽松的工作环境、高端的业务平台、优厚的待遇留人(如给予一次性安家费、实行年薪制、安排子女配偶、提供免费住房等),助力高端人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在资金支持方面,漯河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先安排符合支持条件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工作站)建设、医疗设备更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奖励、信息化建设以及重点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等;进一步完善财政拨款机制,加大对主体医院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发展;要求各承建主体单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每年将不低于30%的业务收入用于支持优势学科发展等。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核心是打造名医、名科、名院,需要人才、科研、设备及规模等支撑条件。漯河市着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建立医学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突出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技术和重点环节,充分发挥临床重点学科的示范作用和技术辐射作用,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高,努力形成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造名院、以名院引名医的良性循环。”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罗伟民说。

 

让基础好的医疗中心先强起来

 

在10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漯河市坚持“重点培育、梯次推进”的原则,按照河南省区域医疗中心规划的进展情况,选择实力较强的中心优先发展。
2018年,漯河市优先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心血管治疗和生殖遗传两个中心作为第一批区域医疗中心进行建设,快速提升了这两个中心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抢救成功率97%
2018年6月,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心肌梗死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被紧急从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转诊到漯河市中心医院。患者从发病到最终获救,整体用时34分钟。
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主任董艳彩至今还对当时的救治情景记忆犹新。她感慨地说:“患者能获救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急救效率提高了。而这,正是漯河市大力推进心血管治疗中心建设的结果。”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由漯河市中心医院和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承建。在用好1亿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漯河市中心医院发挥龙头作用,投资近5000万元,配备了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64排CT、超声、术中CT、1.5T核磁共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先进的心血管诊断和治疗设备,开通了胸痛急救绿色通道,配备主任医师25人、副主任医师30人、主治医师20人,配置床位216张,使漯河市区内胸痛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缩短14分钟,D-to-B时间(衡量患者从送到医院到接受正规治疗的总时间,是目前临床心脏治疗领域衡量一家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的硬指标)平均缩短20分钟,最快开通血管时间为18分钟,远低于全国医院八九十分钟的平均用时,院内抢救成功率达97.6%,居全省领先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救治成功率达97%,主动脉夹层院内救治存活率达90%以上。
打造心血管病治疗中心,建设广覆盖的协作网络、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救治效率是关键。
漯河市中心医院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牵头建立了漯河市胸痛联盟,将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纳入联盟,以市、县两级专家为技术支撑,推广急性胸痛疾病在基层的规范化诊治,系统培训基层医生;以全市二级网络医院为基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急性胸痛患者的筛查、诊断、救治、转诊一体化服务,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的优越性大大呈现。
“2017年1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正式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成为豫中南地区首批通过认证的医疗单位。2018年7月,漯河市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正式运行;当年9月12日,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的现场验收认证。这标志着漯河市心血管病治疗中心基本建成。”董艳彩说。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漯河市还成立心血管病研究所,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生、现在河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王浩然担任所长,促使当地心血管病临床治疗与科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2018年8月16日,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漯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申报的《COMP与骨关节炎病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及相关功能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这是我们医院在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影响因子在5分以上的高水平论文之后,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又一成绩。这是我们医院作为依托单位获得的首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尚属首次,填补了漯河市的一项空白。”漯河市中心医院院长王海蛟自豪地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设立的最高水平的基金项目之一,是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而设立的一项专项基金,是衡量一家医院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一家地市级医院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十分罕见的。但在漯河,我们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我们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重视人才和科研结出的硕果。”
现在,除了来自漯河市内的患者外,西平县等周边地区的胸痛患者也慕名而来。漯河市心血管治疗中心基本实现了市域内全覆盖,辐射影响周边地区的建设目标。
——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试管婴儿成功率达53.1%
“2018年10月25日,漯河市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漯河市妇产生殖遗传医院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揭牌,漯河市妇产生殖专科联盟、漯河市不孕不育专科联盟也随之成立。这是目前豫中南唯一一家具有资质的试管婴儿中心,2018年实现门诊量3.6万人次,试管婴儿成功率达5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已成功诞生试管婴儿超过100例。这标志着我市生殖遗传中心基本建成。”漯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漯河市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总负责人付秀虹说。
据付秀虹介绍,漯河市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建设的生殖遗传实验室,包含基因扩增实验室、高通量基因测序实验室、亲子鉴定实验室、基因芯片实验室、产前诊断实验室等功能区,购置了覆盖妇产、生殖、遗传、生殖检验等领域的价值5000万元的先进设备,是全省18个省辖市中(除省级医院外)唯一一家能开展产前诊断、基因测序和遗传病诊断的实验室。
在建设过程中,漯河市生殖遗传中心注重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和先进诊疗技术引进、吸收,成功申报了不孕症与生殖医学、遗传病防控、妇科肿瘤、盆底疾病等7个省级科研项目,开展了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技术、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等5项新技术,填补了当地空白。其中,该中心成功开展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技术(试管婴儿)项目,使其成为豫中南地区唯一一家准予开展此项技术的医疗机构。
同时,生殖遗传中心持续加强医学遗传学科发展,积极建设产前诊断中心,先后派遣14名临床医师、实验室人员赴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进行为期3个月至半年的产前诊断中长期培训;与北京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知名生殖中心进行长期合作;启动了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联合的妇产生殖人才培养计划,选派临床医师、实验室人员赴国内知名医院培训,其中2人在当地首次取得产前诊断类母婴保健资格证。
说起当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的经历,付秀虹眼睛里闪烁着激情和满足。她说:“那是一段物质条件简陋而精神食粮特别丰沛的日子。”
付秀虹带着她的团队住在北京协和医院附近的民房中,生活条件很简陋,上班时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每天从早站到晚,吃最简单的饭菜,干最琐碎的活儿,晚上回到宿舍坐在床上继续学习到半夜。就这样,半年时间里,她们掌握了试管婴儿的所有技术。她们的学习表现得到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的认可,也赢得了专家的信任。她们和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的专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现在,协和医院的专家们都是我们的免费顾问和靠山。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十分方便。”付秀虹说。
漯河市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实施试管婴儿手术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3岁,甚至还有外省慕名而来的。
“这100多例患者,大都来自漯河以及驻马店、周口、平顶山等周边地区,其中最远的是来自湖南常德的一名患者。”漯河市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主任李荣香说,“这名29岁的女子婚后4年不孕,最后在河南亲戚的建议下来到我们医院,今年8月成功受孕双胞胎,目前已经返回湖南安胎。”

 

十个医疗中心一个也不能少

 

2019年4月25日,漯河市委书记蒿慧杰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调研该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问题。蒿慧杰说,2019年,要巩固扩大已经基本建成的生殖遗传、心血管病治疗两个中心的成果,抓好列入年度计划的儿童医疗、骨科创伤中心建设,加快其他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确保具备条件的早日开工。
今年,漯河市继续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当成“一号工程”,又安排1亿元的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儿童医疗中心、骨科创伤救治中心建设。
其中4000万元用于儿童医疗中心建设,购置儿科新型专用检查设备,完善诊疗基础设施;靠大联强,与河南省儿童医院深度合作,邀请国内知名儿科专家来漯河开展科研合作;进一步细化儿科专业,成立了当地唯一的小儿外科,成立了小儿五官科、小儿感染性疾病科、小儿慢性哮喘门诊、生长发育促进门诊,建设了小儿内窥镜室、肺功能检测室、儿童雾化吸入室;加强儿童急救中心建设,购置儿童重症监护型救护车2辆。
2019年9月27日,记者见到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胡洪良时,他正和河南省儿童医院洽谈合作内容。
“我们计划挂牌河南省儿童医院漯河医院,融入全国儿童医院联盟和全省儿童急救网络。”胡洪良说,“在此之前,河南省儿童医院大内科主任金志鹏、河南省儿童医院大外科主任侯广军分别获聘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漯河市儿童医院)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名誉主任。两位专家每月定期到该院小儿内科、小儿外科会诊、带教,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科室业务水平。”
这标志着漯河市儿童医疗中心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今年的另外60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骨科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率先成立了骨科3D打印实验室和骨科创伤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平台,与中南大学数字医疗与3D打印研究中心签订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性科技合作协议,成功引进骨科机器人技术,域外就诊患者占比15.9%,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北医三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六院建立协作关系,牵头与全市及周边地区92家医疗机构签订骨科联盟医联体协议,区域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其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以漯河市中心医院为依托建设的脑卒中防治中心积极发挥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优势,该院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多项指标多次进入国家百强名单,影响力辐射许昌、驻马店、周口、南阳、平顶山等地,2018年度域外就诊患者占比5%,较2017年增加1%。
以漯河市中心医院为依托建设的呼吸与危重症诊疗中心联合周边西平县、西华县、商水县的15家医院,共同成立呼吸专科医联体,广泛开展业务合作与学术交流;在全省率先建立咳嗽实验室,开展了诱导痰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食道pH值监测等新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并顺利通过国家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规范化建设认证。
为了加快康复治疗中心建设,漯河市康复医院自筹400万元用于康复中心硬件建设和设备购置,康复治疗区域由原来的8600平方米增至目前的11600平方米;组建了康复工程室、运动控制治疗室,完善了康复治疗区域诊疗项目;引进了康复医学工程项目,在全省首家开展运动假肢配备技术;组建漯河市康复医学专科联盟并加入中国康复机构联盟,成为豫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基础条件最好、设置功能最全、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康复诊疗教学中心。
在肿瘤治疗中心建设方面,漯河市中心医院加强对外合作,选派肿瘤科青年医生刘娜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与国内知名医院开展多项肿瘤诊疗合作;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还成立肿瘤多学科会诊模式,筹建肿瘤微创治疗中心、肿瘤病理诊断中心、肿瘤内镜诊断中心、肿瘤影像诊断中心、肿瘤健康管理中心等,收治的疑难危重症病种同比提高15%。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推动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建成了生殖遗传科、儿童内分泌专业组、乳腺保健与诊治专业组、产后康复与盆底诊治中心。全年各亚专科在业务收入、诊疗人次、辐射影响力等方面均有大幅增长。
漯河市中医院在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过程中,启动中医治未病建设项目和康复中心项目,建设老年爱心养护康复、中药制剂及养生保健品研发、中医药传统文化展示体验、基层中医药人员规范化培训、医用品集中消毒等分中心,致力于构建“互联网+医、药、养、学、研”一体化的中医药健康产业服务体系,打造中医特色鲜明、医疗技术领先、医疗功能完善、医疗服务优良的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
采访中,漯河市主管卫生健康工作的副市长栗社臣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要在市政府层面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优待政策,搭建高端人才引进平台,对特殊人才要有特殊优惠政策予以保障,力求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在资金支持方面继续加大公立医院化债减负力度的同时,拓宽渠道为项目建设筹措资金,特别是在硬件建设、设备投入、科研立项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对外合作交流,让更多科研成果和先进医疗技术在各级医疗机构落户安家;建立区域性智慧医疗卫生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信息互联共享,到2020年完成脑卒中治疗中心,呼吸与危重症诊疗中心建设任务,推进肿瘤治疗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
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吕孟奇说,市卫生健康委将围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网格化医疗集团组建。强发展优势、补问题短板、严行业监管,推动漯河卫生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