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3个出诊箱承载的村医梦
做一个有温度的全科医生
中国人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商丘市睢阳区开展脑卒中宣传活动
泌阳县养老服务送上门
睢县人民医院组织卒中中心
栾川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胸痛中心认证
新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11 1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3个出诊箱承载的村医梦
 

3个出诊箱承载的村医梦
□王青吉 文/图

   我是林州市原康镇番良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目睹了几十年农村卫生事业与村卫生所的变化。回想过去,细看今天,我感到许多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父亲是当地第一位赤脚医生
    在我小时候,我大伯在部队里是一名医生,时常给我父亲寄一些中医书籍。我父亲一直自学中医学知识,逐渐“迷”上了医学。于是,他和一个伙伴每天晚上翻过一座山,去2000米外的一位老中医家里学习中医诊疗技术和中医学知识。在老中医的耐心指导下,父亲积累了一些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基层医生主要依靠“一把草药、一根银针”来治病,努力保障村民的健康。后来,当地卫生部门响应国家号召,指导我们村成立了卫生所,我父亲成为卫生所里的第一名赤脚医生。当时,卫生所环境简陋,诊疗器具由几个体温计、一台血压计、一个听诊器组成,另有两组药柜、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就这样,卫生所开诊了。随后,父亲时常走村入户为村民治病。至今,我谨慎地保存着父亲的出诊箱。
跟随父亲出诊时受启发
    在漆黑的夜里,只要村民有治病需求,父亲就会随时出诊。当时,我非常喜欢跟随父亲出诊,所以他时常带我到患者家里,让我看着他为患者治病。父亲询问患者的病情后,为患者开药。父亲在嘱咐完注意事项后,有时背着我回家。有一次,我在父亲背上睡醒了,也不敢吭声,因为父亲一边走路,一边背诵《汤头歌诀》和医理、医案等。长大后,我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医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看病难的状况有所缓解。可是,基层缺医少药的状况依然存在。父亲为村民看病,从不开大处方,在同等疗效的情况下,他总是让患者服用价格便宜的药,若遇到贫困患者就免费治疗,甚至让患者用他采摘的中草药。
    国家出台了一些扶持基层医疗卫生的政策。当地卫生管理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我们村的卫生所被我父亲和另一位医生承包了。他们团结奋进,积极为村民治病,卫生所的状况也得到了改善,药品丰富了,还购买了一些诊疗器械。至今,我谨慎地保存着他们使用过的出诊箱。
学成归来,圆了我的村医梦
    1986年,我在县卫生学校系统地学习了医学理论知识与诊疗技术。在父亲突发急病去世后,我家陷入困境,母亲想办法克服困难,坚持让我读到毕业。毕业后,我回到村里,成为卫生所里的一个乡村医生,开始了我的行医生涯。我把所学知识适时运用到治病当中,想办法拓宽了卫生所的诊疗范围。一段时间后,由于待患者热情周到,治疗效果好,我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与称赞。
    乡村医生不仅担负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还担负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于是,我积极做好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孕产妇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自从国家出台扶持基层医疗卫生的政策后,当地卫生部门对卫生室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比如为卫生室配备了远程心电图机、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雾化器、电针仪等设备;拨款建立了标准化村卫生室。
    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我认真为本村贫困人员建档立卡,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等。对符合慢性病条件的村民,帮助其办理了慢性病卡,减轻了他们的就医负担。现在,国家又出台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现在,我谨慎地使用着国家统一发放的出诊箱。
    今后,我将发扬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精神,努力为村民的健康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随着医改的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作者供职于林州市原康镇番良村卫生所)

 

 

   我和父亲的出诊箱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