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生俊东 周振远)近日,记者从内乡县卫生健康委获悉,县“互联网+卫生监管”平台初具规模,现已建立乡级“互联网+卫生监管”平台16个,建立县级医疗机构“互联网+卫生监管”平台9个,建立县卫生健康委总平台1个,共有1258名医师注册,1156名护士上档入卡,为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内乡县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从6月份开始加快区域内“互联网+卫生监管”平台建设,建立以数据共享为核心,规范统一、协同联动的卫生健康一体化工作体系——“互联网+卫生监管”工作体系,提升全县卫生健康综合监管效能和服务管理水平,达到综合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互联网+卫生监管”动态监管、规范监管、精准监管、联合监管、协同监管科学化、常态化。 据悉,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内乡县卫生健康委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以综合监督、行政审批、医政医管、基层卫生等股室为主要工作力量,逐乡镇、逐医疗机构进行工作演练。其次,明确职责,建立机制。县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股负责总体协调建设县级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数据库、引进应用软件,行政审批、医政医管、基层卫生等部门联系督导县、乡、村和私立医院、诊所、诊室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相关工作,形成系统内、部门间上下联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转流畅的长效工作推进机制。最后,完善措施,紧抓落实。内乡县卫生健康委为保障各级“互联网+卫生监管”平台早应用,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力度,另一方面量化工作指标,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分期开展检查评估,确保综合监督信息资源共享工作顺利推进。 由于县卫生健康委对“互联网+卫生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抓铁有痕、掷地有声,使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医疗机构、执业医师、护士等相关信息资源全部进入“互联网+卫生监管”平台,初步实现了卫生行政审批信息资源与卫生监督执法信息资源共享;执业医师、护士电子注册信息与卫生监督执法信息资源共享;乡村医生执业注册信息与卫生监督执法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了卫生健康监管信息的自动化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