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对于患者郭先生来说,8月29日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当天晚上,身体一向健康的他,突然感觉前胸强烈疼痛,伴大汗淋漓,休息后仍未缓解。随后,家人连忙将其送往当地医院就诊。刚到当地医院急诊科门口,郭先生就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当地医院急诊科医生立即对郭先生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召集重症医学科医生联合实施抢救措施。30分钟后,郭先生恢复自主心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但是,郭先生的病情仍极其不稳定,大量升压药、强心剂应用后血压仍处于极低水平,心脏仍处于再次停跳的边缘。 当地医院深夜联系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体外膜肺氧合)急救团队。得知消息后,该院ECMO急救团队立即赶去急救,在当晚到达郭先生所在当地医院20分钟后,就为患者顺利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上机。随后,患者被紧急转至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患者于次日上午7时到达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此时,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小军已在科室等候。刘小军在详细了解郭先生的病情后,得知患者发病是因冠心病急性心梗所致,虽然对其实施了半个小时的心肺复苏,但大脑仍不可避免地受到缺氧的损害,且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应在ECMO保驾下,急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同时实施DUOFLO(深低温选择性脑保护)治疗,在挽救患者心肌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大脑神经系统损害。 当天上午9时,患者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开通;上午10时,DUOFLO脑保护置管放置成功。随后,患者被送到重症监护病房。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病房副主任医师郭燕说:“心脏骤停通常会合并心、肺、大脑、肾、肝脏、血液系统等功能不全,如果合并2个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为50%左右;合并3个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为90%左右;合并5个系统功能衰竭,死亡率为100%。这位患者目前经ECMO+PCI+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DUOFLO技术,实现了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保护与复苏,复杂却有序,坎坷但仍让人充满希望。” 3天后,郭先生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成功撤离DUOFLO、CRRT、ECMO。后经过数天的后续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据介绍,ECMO是代表一个医院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一门技术。ECMO可以部分代替心肺功能,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简单理解为“人工心”“人工肺”。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在泵的推动下可回到静脉(VVECMO呼吸支持),回到动脉(VAECMO循环支持)。当患者的心肺功能严重受损,在常规治疗下无效时,ECMO可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循环功能支持(器官保护),使心肺处于休息状态,为重症患者的康复争取宝贵时间。 与传统疗法相比,DUOFLO深低温选择性脑保护可更精确且迅速降低脑部温度,可以安全有效地将脑部温度降至27摄氏度,保持全身生理常温,避免系统性病发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