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让村医培训更精准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耿 梅 刘 群
“这几个月收获太大了!”8月21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正在该院学习的杨青楠十分感慨。 杨青楠是伊川县鸣皋镇杨圪垱村卫生室的一名医生,今年1月。他作为骨干乡村医生,来到河科大一附院接受免费培训。 近8个月,杨青楠先后进入全科医学科、急诊科、儿科,在各科室专家“一对一”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诊疗技能。杨青楠说,尽管他已经在村卫生室工作7年,可有时候还是觉得工作吃力,“特别期待能跟大医院的医生好好学学”。因此,他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按照安排,杨青楠的学习期是1年,除上述3个科室外,他还要进入康复科学习。考虑到村里的儿童医疗需求,他申请延长在儿科的学习时间。“村里的留守儿童比较多,但是我的儿科诊疗基础一直比较薄弱,不能给孩子们提供比较好的医疗保障。”让杨青楠高兴的是,自3月进入儿科学习以来,他有幸接触到许多以前没见过的病例,也跟老师学会了更多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像杨青楠这样的乡村医生,洛阳市今年已免费培训了1000多名,而他们,只是全市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一部分。 今年,洛阳市把“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目前,洛阳市通过各种渠道培训的基层卫生人才已近2000名。 据洛阳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受培训的基层卫生人才共有4类,除乡村医生外,还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护士、管理人员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培训人数的不断增多,基层卫生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及实操能力明显提升,家庭医生、全科医学的理念和团队服务意识也被更多医务人员认同。 今年,洛阳还将继续加强对社区卫生人员的技能培训,委托三级公立医院对社区基层医护人员开展培训,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