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吃饭时没戴假牙引发窒息医生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患者
我的一次“话疗”经历
下乡入户如同“家常便饭”
河南省直三院助力冬奥会健儿
民权县提供食品药品执法保障
信阳市平桥区保障徒步大会食品安全
香港天邻基金会医疗队来滑县开展慈善救助活动
南阳市桐柏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1
11 1 2019年4月18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下乡入户如同“家常便饭”
 

下乡入户如同“家常便饭”
□段泓涛 陈会召  文/图

   一位乡镇卫生院普通的药师,拥有“一腔深情,医者仁心”。一边默默地履行着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职责,一边忠诚地践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和医疗扶贫工作者的使命。她就是舞钢市王店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负责人陈艳娟。
    陈艳娟于2007年7月毕业于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同年8月来到舞钢市王店卫生院工作。2012年,她带领科室人员成功创建了该市首批“省级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2017年,在脱贫攻坚的战斗号角吹响后,如何完成健康扶贫这项任务呢?卫生院负责人首先想到了陈艳娟。当时,她的产假即将结束。在卫生院负责人期盼的眼神中,她毅然接受健康扶贫这项任务。于是,她迅速回到工作岗位上。一边是繁重的工作,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陈艳娟成为“背奶妈妈”。她认为,想干好健康扶贫这项工作,下乡入户很重要。除了必需的医疗器械、资料外,她身上还多了“背奶妈妈”的必备用品。就这样,她跟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走进贫困村,为贫困群众提供巡诊服务。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设方面,陈艳娟积极结合卫生院地处偏远山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总结出“人本思想、人文管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了基层卫生院服务团队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陈艳娟担负着卫生院分派的各项临时性任务,比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党务工作等。陈艳娟和团队成员常常利用周末时间进村入户,对贫困人员进行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还结合各村贫困人员慢性病的实际情况,进行慢性病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辖区贫困人员对健康扶贫政策、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2018年6月,王店卫生院服务团队拉开了“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两筛”(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帷幕。王店卫生院辖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00多名,65岁以上老年人2000多名。时间紧任务重,陈艳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成员认真讨论,最终制订出工作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每次下乡之前,陈艳娟都做好充分准备。
    后岗村的屈军辉(女,化名)因患“狼疮性肾炎”需要长期卧床、长期服药,致使家庭经济困难。让屈军辉顺利体检,成了陈艳娟最操心的事情。陈艳娟找到后岗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医生进行沟通。体检人员在乡村医生的带领下,来到屈军辉的家里,为她测量血压、抽血以及做床边心电图等检查。
    随着健康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繁重的工作使陈艳娟感觉担子很重。由于陈艳娟的婆婆身体不好,陈艳娟的孩子白天找别人看着;下班后,她带着孩子加班。为了防止孩子摔倒,陈艳娟找来一个空纸箱,把孩子放在纸箱里,再给孩子一些玩具玩。晚上长时间加班,在纸箱里的孩子哭着要出来。孩子的哭声引来了值班的同事。在同事的帮助下,她才顺利完成了第二天急用的材料。在2018年8月河南省健康扶贫工作半年考核中,王店卫生院辖区的红卫村顺利通过考核。
    陈艳娟为大家舍小家,坚定地走在健康扶贫的道路上。

陈艳娟(左一)正在为群众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