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吃饭时没戴假牙引发窒息医生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患者
我的一次“话疗”经历
下乡入户如同“家常便饭”
河南省直三院助力冬奥会健儿
民权县提供食品药品执法保障
信阳市平桥区保障徒步大会食品安全
香港天邻基金会医疗队来滑县开展慈善救助活动
南阳市桐柏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1
11 1 2019年4月18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我的一次“话疗”经历
 

我的一次“话疗”经历
□杜思远

   全科医学“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我们不仅要治愈患者的疾病,还要塑造一个健康的人。
    那么,什么是一个健康的人呢?所谓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各方面处于良好状态。我经常说:“生病了,你就找医生治病。”通常情况下,这是身体上的疾病。现在,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现代人的精神卫生状况堪忧。
    今天,我的诊室里来了两个接受“话疗”的患者。一位阿姨在诊室门口探头张望,我赶紧招呼阿姨进来。阿姨坐下后说:“我总是担惊受怕,晚上只能睡3个小时……看到广告中说的冠心病、抑郁症、癌症的一些症状后,我感到这些症状我也有。哎!我怎么全身都是病啊!”我认为,她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当时诊室里的患者很多,为了不影响后边的患者,我和她约定下午继续“话疗”。
    下午,阿姨如约而来。看到我,她就焦急地问:“杜医生,我的病是不是很严重啊!”我安抚她,并引导她说出患病前后的经过。原来,这位阿姨和爱人感情很好,但是其爱人在两年前突发疾病去世了。她受到了很大打击,整天郁郁寡欢。我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这位阿姨患了抑郁症。作为基层全科医生,我认为最好的治疗办法是“话疗”,就是通过交谈,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精神状况,逐渐减轻精神负担,缓解躯体上的不适症状。
    我正在进行心理咨询时,突然跑进来一位大姐。没等我问话,她就急切地问:“医生,你这里能开中药吗?”我忍不住问:“你哪里不舒服?”大姐坐下来说:“医生,我浑身痛,胸口憋闷,很难受。我到医院看病,做核磁共振、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也没有检查出病因,医生让我吃中药、调理身体。”我又问:“近段时间,你是不是跟家里人生气了?”随后,这位大姐突然哽咽起来。我说:“大姐,不要太伤心!把困难说出来,我帮助你分析。”待大姐的情绪稍微稳定后,我便开始了解她的基本情况。
    原来,近段时间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她与丈夫发生了矛盾。丈夫埋怨她没事找事,更不管她看病、吃药。这位大姐很伤心,逐渐感到浑身疼痛,便踏上了四处求医问药之路。我认为,这是一例典型的精神、心理原因导致躯体不适的情况,特效药还是“话疗”。我说:“大姐,你没有生病。你全身疼痛是生气之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当我正要进行心理疏导时,话语权却被旁边的阿姨夺走了。阿姨说:“大妹子,你的症状跟我一样,总感觉自己有病,其实是心理作用。”我被这一幕惊呆了,两个病友开始聊起来,真让我哭笑不得。随后,我适时接过话题,从心理、生活等方面用专业的医学知识加以疏导。我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很长时间。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下来,大姐感到心情舒畅了;阿姨在开导别人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心理状态有了进一步了解,并掌握了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气色也好多了。最后,我为她们开了一些镇静助眠以及调节情志的药物,并叮嘱她们一有空闲就来找我聊天。
    用谈话的方式治疗疾病,是全科医生治病的一个“法宝”。运用全科医学诊疗思维,关注每一位群众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不做不必要的检查,尽量让患者摆脱了服药的烦恼。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