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对“来自星星的孩子”多一些关爱
罗山县人民医院开展股动脉支架植入术
针对内伤疾病要治气、治血与治痰
如何提升基层医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构建中医医联体的一些问题
1
11 1 2019年4月9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构建中医医联体的一些问题
 

构建中医医联体的一些问题
□汪志刚

   为了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格局,破解无序就医乱象,中医医疗联合体应运而生。随着中医医联体的发展,广大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中医专家的诊疗服务。中医医联体将优质的中医药资源下沉,为基层群众带来了实惠,提供了方便。
    可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中医医联体存在“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等问题。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中医医院建立了医联体,但有贪大求全、求多等现象,导致中医医院有一些措手不及。此外,一些中医医院专家来基层义诊、讲座,多是“一次性”,没有“持续性”“针对性”,不能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看病问题。对此,笔者认为,这样的中医医联体是松散型的;要打通中医医联体的“任督二脉”,发挥中医药优势,进而服务基层群众,在于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对此,各地要进一步落实医改分级诊疗政策,卫生行政相关部门要当好牵头人,合理联络中医医院,视中医医院与基层实际情况,分类、合理安排专家义诊等。让中医医院有时间、有人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托管,从而实现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把中医医联体的实惠落到实处。
    各级中医医院可筛选中医药专家参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县级医生+镇级医生+乡村医生”服务模式,为签约群众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专家会诊、专家咨询等优质服务。同时,共享中医药技术、资源时,要注重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通过对接学习,实现对基层人才精准化、持续性培养,将优质医疗团队下沉基层,切实提高基层中医药治病水平,从而确保中医药服务质量。
    中医医联体既要联门诊又要联病房。除了让专家定期在基层坐诊、带教外,还应实施好中医医联体联合病房模式,让专家经常深入基层坐诊、查房、举办讲座等,或者把某些病房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从而提高基层病床使用率。
 (作者供职于济源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