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建立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 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上下联动
本报讯 (记者丁宏伟)3月18日下午,驻马店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就驻马店市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发布。 驻马店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急性胸痛、急性卒中等急危重症救治为切入点,统筹市、县、乡医疗救治资源,建立三级救治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结合现状,驻马店市建立包括1个市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1个市级分中心、9个县级救治分中心、184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治网点在内的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 2018年上半年,驻马店市组织全市胸痛、卒中、急诊急救等专业专家,按照国家《卒中中心建设标准指南》《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对全市申报的1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急性卒中、胸痛等急危重症处置能力进行评估,确定了第一批全市急性胸痛、卒中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同时,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根据该市第一批急性胸痛、卒中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的认定情况,分别绘制了“驻马店市胸痛急救地图”和“驻马店市卒中急救地图”。作为市级救治中心,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完成了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的急救网络体系医疗机构专家团队组建及相关急危重症救治专项的规章制度、转运和救治流程、培训计划、质控方案等。同时,驻马店市对全市每一个县(区)急危重症相关学科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目前,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所需的转运型救护车、车载医疗器械、车载视讯系统和信息软件平台均配备和安装完毕,工作人员也接受了设备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培训,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开始运行。 自全市三级救治网络体系启动以来,各级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的认识明显加强,救治能力明显提升,救治效果逐步显现。2018年,由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牵头实施的胸痛患者、卒中患者“黄金救治圈”在全市推广,卒中中心为593人次开通绿色通道,其中急诊溶栓183人次,取栓67人次;胸痛中心实施介入治疗729人次,其中急诊介入426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升了驻马店市卫生健康体育系统的社会形象。 驻马店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居民如果发生胸痛或卒中等方面的疾病,总体救治流程是: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直接前往各级救治网络体系成员单位就诊;120指挥中心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卒中等疾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和地理位置进行预判后,按照信息系统提示及卒中急救地图、胸痛急救地图等救治能力情况指导患者初步处置、指派救治成员单位转接患者到有处置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接诊的医疗机构负责对患者开展初期鉴别诊断,按照救治流程和各级救治中心的要求进行救治;根据需要向县级救治分中心或市级救治中心转运并及时进行信息传输。县级救治分中心或市级救治中心接诊后进行进一步救治,并根据病情开展多学科诊疗、远程会诊等。 下一步,驻马店市将继续加强急危重症相关学科建设,提高急危重症相关急诊重症学科、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内(外)科、产科、妇科、儿科等学科的医疗、科研及教学水平,把人才培养与引进、学科硬件投入与实验室建设、配套科研经费等方面作为重点,努力使市级救治中心相关学科和专业达到省级重点学科水平或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水平,县级救治分中心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救治水平,部分学科和专业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各乡镇建立标准化C级急救站,规范化开展院前救治工作。 驻马店市还将加强面向社会的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宣传教育,使社会公众能够早期识别急危重症的发病症状、体征及基本处理方法,并广泛知晓全市急救网络的救助方法,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求助、及时转运,同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发病率,提高患者及时就诊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