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通讯员崔冰心)2月2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帕金森病震颤磁波刀治疗手术,仅用3小时便结束了患者长达5年的疾病折磨。 当天上午10时,患者陈女士在家人和医生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磁共振手术间。帕金森病磁波刀治疗系统就安装在这里。 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神经外科李海洋教授及神经内科马建军教授等组成多学科专家组,一起为陈女士戴上立体定向头架。陈女士在完全清醒状态下进入磁共振机器。 在操作间内,多台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清晰地显示陈女士的头部核磁共振影像;血压、血氧、心电监护等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在不间断磁共振扫描监测下,仪器精准锁定病灶及边界,医生反复确认无误后按下按钮。此时,数百束高能超声波穿过人体,直达病灶,对精确瞄准的靶点进行超声消融,陈女士不住颤抖的右手立刻“安静”下来。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专家们反复与陈女士沟通感受,观察震颤症状改善效果,根据反馈结果再调整治疗方案。 3小时后,治疗顺利结束,陈女士身上不仅没有任何创伤,而且神志清醒,一直与医生保持轻松对话,并用自己那双曾经颤抖的双手稳稳地写下了“感谢”二字。她当场端起水杯,平稳地送到嘴边,一饮而尽,以前失控的手臂已经没有了颤抖的痕迹。 磁波刀靶向治疗技术堪称医疗领域里的“精准打击武器”,被福布斯评价为全球医疗十大创新技术之一,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效果良好。 据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马建军介绍,以往的神经外科功能手术,需要开刀或钻颅手术,有些还要在体内植入设备,因费用昂贵,有些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良好的医治。磁波刀治疗帕金森病震颤不需要开颅,患者也不需要全身麻醉,术后感染、出血风险几乎为零。这不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还节省了后续住院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