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智慧公共卫生建设的郑州样本 |
| |
(上接第一版) 通过积极探索,郑州市智慧公共卫生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统一门户,一次登录多处使用;打破信息烟囱,本地存储多方利用;优化工作流程,构建以人为核心的EDR业务管理模式;规范高效云接种服务,实现疫苗全程可追溯;多维重建,实现检测检验智能化管理;平战结合,打造高效应急指挥决策支持平台;实时大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运用“互联网+公共卫生”,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18年,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研讨会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工作年会、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打造新型服务模式 助力政府科学决策 以往郑州的传染病、慢性病、死因等数据都是直报国家或河南省垂直信息系统,郑州本地无公共卫生数据存储,无法实时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 郑州市智慧公共卫生项目投入使用后,已经与国家传染病、死亡登记及河南省免疫规划等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共享交换,通过对公共卫生相关数据的智能收集、存储、分析、利用,可以实时对全市传染病、预防接种等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警,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从而有效避免传染病疫情的扩散,避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 同时,有了各种指标和数据后,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实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每年还可以高质量编制郑州市公共卫生健康白皮书,客观反映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事业发展情况,一方面为政府及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关注自身健康问题的市民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理念,不断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郑州市卫生计生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国家、省、市专家的有力指导下,积极与省、市平台互联互通,并建立数据交换标准,初步实现了公共卫生数据融合应用;项目建设内容基本涵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部工作,为工作人员高效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体化工作平台和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同时,项目建设立足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医疗机构,达到了一次投资、多次利用、避免重复建设的目的。项目建成后,可以整合公共卫生平台数据,统一公共卫生监测业务,实现纵向和横向联通,解决信息资源难以统筹规范管理、共享程度低、信息收集分析利用能力差等问题。 谈及下一步工作,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松强说,信息化是无止境的,公共卫生信息化更是任重道远。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他们将继续在公共卫生业务融合重组方面持续发力,打破单线条管理业务模式,打造以人为核心的全新的健康管理业务模式;深入开展“互联网+公共卫生”,积极推广郑州市智慧公共卫生移动客户端,为公众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个性化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借助互联网,加强对公众健康服务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公共卫生服务,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