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落户河南
开封多种模式推进医养结合
焦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南阳确定卫生计生宣传重点
鹤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医疗器械检查
离别一岁多的双胞胎女儿 赴赞比亚医疗援助两年
中外专家携手探讨眼科发展方向
漯河市卫生计生委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
郑州市实施免疫规划40周年暨2018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启动
2018年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实践技能竞赛获奖名单
1
11 1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离别一岁多的双胞胎女儿 赴赞比亚医疗援助两年
 

离别一岁多的双胞胎女儿
赴赞比亚医疗援助两年
本报记者 史 尧  通讯员 段桂洪

    她叫王玉红,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的一名医生。2014年1月,王玉红临时接到命令,和河南省其他27名队员奔赴赞比亚,开展为期两年的援赞比亚医疗服务活动。
    当时,王玉红的双胞胎女儿仅1岁两个多月,还不会走路,不会喊妈妈;两年后回来时,两个孩子都已上了幼儿园。她的医者大爱,都书写在赞比亚医疗救助的日子里,书写在对双胞胎女儿的思念里。
医者仁心,攻坚克难为患者
    中国医疗队一到赞比亚,28名医生就被分配到5个医疗点,王玉红和其他3名伙伴被分到基特韦中心医院。在这里,语言沟通不畅算小事,让人痛苦的是每天不定时停水停电,手术室也不例外,有时候正在做手术,没电了,医疗人员不得不拿着手电筒做急诊手术。
    由于经济水平落后,再加上热带气候,蚊虫全年不休,赞比亚每年有近5万人死于疟疾。赞比亚还是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在王玉红所处的产科,70%左右的产妇都有艾滋病。王玉红要十分小心谨慎地接生、做手术,将婴儿感染风险降到最低。一些艾滋病产妇因为抵抗力下降,生完孩子后直接死亡。
    因为医疗条件较差,一次,一名产妇产后大出血,产科主任Tash(塔什)让王玉红切除产妇子宫。王玉红考虑患者才20岁,且是第一胎。于是,她和麻醉师给患者建立了3个输液通道,补液、输血及血浆,使用缩宫素,持续给患者按摩子宫3个多小时,成功为患者保住了子宫,让Tash刮目相看。
不辱使命,两年援赞深受好评
    在赞比亚工作时间长了,王玉红发现,由于药品稀缺、医疗技术水平低,一些产妇生完孩子大出血,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切除子宫,这让她觉得很可惜。
    “在中国,产妇大出血可以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好几种药物;但在赞比亚,只有缩宫素,用了药还不行就得切子宫。”王玉红说,她在书上看到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及一种子宫外科缝扎术,可以治疗产后大出血,但她以前从来没做过。她按照书上指导去做,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两年中,她成功为30多位产妇保住子宫。除此之外,她还带出一批又一批年轻大夫,教他们妇产科技术,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在援赞比亚期间,有一次有机会休探亲假,但是王玉红没有回国,一是当地局势比较乱,二是太忙了。两年里,王玉红做了800多台手术,只要上班她就不停歇。Tash敬佩地对她竖起拇指,院长Mwewa(姆韦瓦)带她到赞比亚总统像前鞠躬,给予崇高的荣誉。
    其间,王玉红还获得了2015年度全国优秀医疗队员荣誉。援赞比亚任务结束后,王玉红下飞机看到来接机的双胞胎女儿,都不敢认了。“第一次听到女儿喊妈妈,眼睛酸酸的,心都化了。”王玉红说,虽然平时也能打电话,但真的特别思念孩子。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