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就诊流程即将出炉 本报记者 尚慧彬 常 娟 索晓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献志说,帕金森病防治要做到“四个知道”。 “四个知道”,其一为领导层要知道。领导层要知道帕金森病的凶险,知道患者的需要,知道河南有能力治疗此病。其二为医生都知道。要让接触这个病的医生知道DBS(脑深部电刺激术)疗法适应证,知道患者什么时候该吃药,该怎么治疗。其三为患者知道。只要出现不能自已的手抖、脚抖、强直等运动症状,患者就要考虑帕金森病。其四为社会知晓。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程度,关系到亲人能否幸福生活,家属要了解这个病。 要做到这些,刘献志直言,任务很重。从2016年7月开展河南首例DBS治疗帕金森病至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共完成25例DBS。开展量不大,原因就在于这“四个知道”没有做到位。 刘献志说,接下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计划出一个就诊流程,从不同角度指导公众了解帕金森病的防治知识。 以帕金森病患者为例,“流程”会让其知道得了这个病之后的具体就诊步骤。比如,患者到医院的第一站是神经内科。由于帕金森病的诊断本身需要时间,对临床症状的特点和药物的反应都需要考虑,很多患者刚开始是以帕金森综合征为诊断的,并不全是原发性帕金森病。 在药物治疗三五年后,患者可以到神经外科或功能神经外科进行DBS治疗评估,这是第二站。 第三站是DBS术前评估,主要包括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且年龄在75岁以下;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良好/曾经反应良好(美多芭和息宁都属于左旋多巴类药物);药效下降或出现副作用,如异动症、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认知能力正常(无痴呆),并了解DBS,对手术疗效有合理的期望值。 符合这些条件,患者就可以进入第四站,DBS治疗。做完手术后,患者两三天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动,并在住院期间复查CT,看有没有出血等情况。若没有,一周后患者即可出院。 第五站,患者出院康复2~4周后,再到神经外科或功能神经外科门诊进行开机。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调试电压,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第六站,术后半年内,患者需要每个月到神经外科门诊进行电压调试。半年后完成调试,患者即可不用再来医院。 为患者写帕金森病就诊流程,只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诸多“就诊流程”的一个方面。刘献志说,他们还会针对不同群体,比如基层医生、教师、患者家属等写就诊流程,以确保帕金森病防治知识广覆盖。 “接下来,我们会利用一些学术活动的机会,邀请全国的专家来审阅‘流程’有无问题,之后再对外发布。”刘献志说。 而“流程”只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科普活动的一个方面。接下来,他们还将利用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的平台,计划成立一个宣讲团,到全省贫困地区培训基层医生,为患者义诊;还将联合媒体、慈善组织等,在全省范围内筛选一些贫困帕金森病患者,为其免费治疗。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昱医疗)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脑起搏器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拥有一支由脑起搏器核心技术专家及生产、公司运营专家组成的高管团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景昱医疗的目标是成就中国具有国际高端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医疗器械公司,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高科技医疗技术的治疗效果。 景昱医疗于2009年7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至今累计申请专利152项,其中包含6项国际专利。景昱医疗脑起搏器在多项技术和性能上的创新,超越了国内外同类产品,于2014年首批进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创新项目特别审批程序,于2015年6月获得注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