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预防现曙光 本报记者 尚慧彬 常 娟 索晓灿
自从帕金森病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在研究治疗方法时,都着眼于“脑”,即患者大脑中运动中枢神经元逐步死亡,导致震颤和运动能力的丧失。但是,随着近些年研究的逐渐深入,帕金森病的研究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路。这些思路无不证实,过去,帕金森病无从预防;现在,人们已经能够看到帕金森病可以有效预防、高效治疗的曙光。 今年4月初在著名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示,帕金森病基因突变的最初原因可能不在大脑中,而是藏在外周免疫系统对普通感染的免疫反应之中。研究人员此前的研究显示,流感可能会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基于这个结果,研究人员决定研究触发帕金森病发病的原因是否与感染相关。实验结果证明了这项研究的结论。 研究人员说:“虽然需要更多的测试来证明这种联系,并测试人类是否也是如此,但是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样的新思路如果能够得到证实,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也将被制定出来,降低帕金森病发病率的机会将会增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杨波介绍了另外一种思路,即肠道微生物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的原因。“肠道微生物会引起很多问题,细菌种类不同,引发的疾病也不一样。而影响细菌种类的一个常见因素,就是食物。”杨波举例说,让不同的人吃黄瓜,有些人肠道某个菌群的繁殖速率可能就会加快,而有些人则没有影响或者影响甚微,这跟个体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75%的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胃肠道功能异常,主要是便秘。”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组负责人陆卫风介绍,人类肠道中居住着大量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它们对免疫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70%的周围神经系统都存在于肠道中,肠道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直接相连。由于胃肠道问题通常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并且大多数帕金森病病例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因此,研究人员推断肠道微生物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之一。 这个思路已经被证实。2017年12月1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国际期刊《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首次从生物学机制层面发现了肠道微生物与帕金森病的联系。通俗地说,研究表明,这个疾病的起源可能不仅仅是在大脑中,在肠道中也有一部分。同时,这一发现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会是一个信号式的转变,它将带来全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这一发现也许真的能够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拓展方向,但更重要的是,让预防帕金森病成为可能。 通过检测粪便排泄物,就能检测肠道微生物菌群,这已经得到了国际认证。结合帕金森病与肠道微生物有一定关系的理论,可以明确,通过进行肠道微生物检测,就能够知道自己通过少吃、不吃或者多吃一定的食物,有效预防帕金森病。一般而言,这样的检测对于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来说更有效,因为这类人群得帕金森病很有可能和饮食习惯有关。“想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对帕金森病进行精细化分类,还要明确预防和治疗效果。”杨波说,这一切目前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国内外都有专家在从事这一研究,但正确率究竟能够达到多少,还需要实验和时间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