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30%~40%的人合并有心理疾病,或者直接是心理疾病引起的躯体症状。可是,其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是病;少数知道的人,又不清楚该到哪里就医。 心理疾病误治,稀里糊涂被切掉尾骨 60岁的卢女士,退休前是一名会计。退休后没两年,她开始感觉尾椎骨处有下坠感,无法忍受。她的家人一听也很担心,陪着她四处就医。然而去了好多家医院,医生都没有查出卢女士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最后,在一家一线城市的大医院,医生将其尾骨切除。没有了尾骨以后的卢女士,依然像从前一样有难以忍受的下坠感。 在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后,卢女士才意识到,她有可能是心理问题。经打听,她找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史晓红。 “这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形式障碍。”史晓红说,出现躯体形式障碍的人往往都有诱因,如遇见棘手的问题或不开心的事,但是又不能充分表达,此时就容易出现身体上的不适感。 而卢女士的症状,是过分担忧儿子病情导致的。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她恢复了健康。 这件事对卢女士一家的影响很大。在此之前,他们从来不知道心理问题能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如果能早早认识到,直接去心理科,卢女士能免除切除尾骨的创伤和四处就医产生的大量费用。 目前,我国多数综合医院压根儿没有心理医学科,少数设置门诊的,医生多由神经内科“客串”,没有专门病房。想看心理科的患者,常常“求医无门”。 在我国,虽然各省市都设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但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毕竟不是一回事。“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是两码事。精神疾病容易被他人发现并且有危及他人的可能,心理疾病往往只有自己知道。”史晓红说。 心理医学在综合医院亟须一席之地 3月21日,河南首个拥有专门病房和专业医护团队,并聘请河南省知名精神科专家吕路线教授为特聘专家的心理医学病区——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病区开诊。 在担任心理医学科主任之前,史晓红是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同时在心理门诊坐诊。多年来,史晓红经常诊治散在临床各个病区的心理疾病患者。神经内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等均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病区”。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心、肺、肠、胃等许多脏器和身体各部位的不适或功能障碍。 史晓红曾经应邀为一位骨折、高位截瘫的患者会诊。患者肩膀以下部位完全失去了知觉。医护人员为他安装了一个防褥疮床垫引流泵,泵在尾骨位置。 怪事出现了。患者明明尾骨部位毫无知觉,但他强烈声称那里极不舒服,并且情绪激动。无奈,骨科搬来了“救兵”。史晓红首先对患者表示了理解与同情,告诉他这属于知觉障碍,不难解决。经使用调节认知药物+心理疗法,患者的不适感顺利消除了。 这些患者到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不能解决问题吗?史晓红说,首先,社会心理咨询行业存在鱼龙混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够规范的现象;其次,患者多数需要生物医学层面的帮助。医疗不仅要解决躯体症状,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 实际上,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而新成立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病区,不但一站式解决患者的躯体+心理疾病,还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心理医学支持,更好地体现医学的人文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