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房颤抗凝治疗 改善房颤患者预后 降低房颤患者负担 洛阳市中心医院成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路书斋 谷云飞)近日,在武汉举行的第八届扬子江心脏论坛暨2017心房颤动高峰论坛上,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等共同主办的“中国房颤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并授牌,洛阳市中心医院成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国房颤患者人数超1000万,新发患者不断增多,疾病负担逐渐加重。国外相关经验证实,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项目,提高房颤治疗的指南遵循率,可以有效提高房颤的诊断率、治疗率,改善长期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房颤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指导下,“中国房颤中心”建设于2016年正式发起,旨在结合国内现状,借鉴国外经验,规范房颤抗凝治疗,改善房颤患者预后,降低房颤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 早在20世纪90年代,洛阳市中心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就开始在洛阳地区率先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及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学科带头人张守彦博士带领下,经过多年发展壮大,该中心现已成为洛阳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心律失常诊疗团队,多项诊疗技术位居洛阳乃至省内前列。该中心可熟练进行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植入,近年来,心脏起搏器植入数量及手术难度均居洛阳市首位。同时,该中心可完成室上速、房扑、房速、房颤、室早、室速等心律失常的消融根治手术。目前,该中心重点发展三维标测下的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已完成洛阳市首例零射线室上速消融、首例零射线室速消融、首例内外科杂交消融等领先技术。 张守彦介绍,作为豫西地区最早开展房颤射频消融的单位,该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目前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立体定位标测系统及安全性、有效性最佳的压力消融导管开展各种阵发性、持续性、长期持续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并全面引入北京安贞医院的单导管房颤消融术式,降低手术费用,造福房颤患者,整体手术量及复杂程度居洛阳地区首位。同时,他们还与国内房颤消融数量最多的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国内最优秀的房颤导管消融专家定期来洛阳市中心医院指导交流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