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潘黎黎
“大夫,大夫,我家孩子浑身抽搐,谁能帮我看看!”近日,郑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李玲玲正在值班,突然一位中年女性抱着一名男童冲了进来,随行的还有一位老人。她们分别是男童的妈妈和奶奶。 当时,孩子的妈妈非常惊慌,李玲玲见状立刻上前接过男童。 此时,孩子因高热惊厥,浑身抽搐,牙关紧闭。为了防止孩子抽搐咬伤舌头,李玲玲赶紧把自己的拇指放到孩子口中,一边往儿科跑一边呼唤孩子。 不到一分钟,李玲玲就跑到了儿科。经过儿科大夫诊治,孩子的意识逐渐恢复,随后接受了输液治疗。 看到孩子的情况有所缓解,李玲玲才离开现场。这时,她才注意到,自己的拇指被孩子咬了两个深深的血印,肿了起来。 提到当时的感受,李玲玲腼腆地说:“作为医务人员,谁遇见这种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冲过去的。当时孩子抽搐得很厉害,他的妈妈特别紧张、着急,我一心想着赶紧把他送到儿科。我的手很疼,但我一直忍着,只要不伤到孩子,我疼点儿没啥。” 输完液后,孩子高热逐渐退去。儿科大夫建议孩子住院观察几天,因为高热惊厥容易反复。但是孩子的妈妈坚持回家观察。 当天下午5时50分左右,郑州人民医院门诊药师武天坤还在加班。 “大夫、大夫,快看看我家孩子怎么啦!”听到呼救声,武天坤闻声赶紧跑了过去。只见上午晕厥的那名男童再次出现脸色发紫、浑身抽搐的情况。 此时,门诊已经下班,武天坤一边安排同事李燕联系急诊大夫,一边说:“快把孩子给我,送急诊!” 身材消瘦的她抱着近40斤(1斤=500克)重的孩子,往急诊科狂奔,一路上因为跑得太快,差点儿把鞋子跑丢。来到急诊科后,值班大夫赵刘凯立即为孩子用药,很快,孩子的情况明显缓解。随后,孩子转入该院儿科病房接受住院治疗。 因为担心孩子的情况,武天坤后来专门给赵刘凯大夫发了微信,得知孩子没事才放心。 孩子的妈妈说:“我家孩子有过一次高热惊厥史,但此后,孩子体温一直控制得比较好。这次孩子感冒发热到38摄氏度,我看他眼神涣散、牙齿紧闭,就和家人带着孩子来医院。当天上午,门诊的护士反应非常快,带着我们直奔儿科,我家孩子还咬伤了护士。到了儿科,大夫给我孩子吸了氧,输了液,之后,孩子体温降下来了。我想着带孩子回家吃药观察。下午,药刚买回来,孩子体温又升高,我还没来得及喂他药,他又高热惊厥,浑身抽搐,把我吓坏了。多亏门诊的药师把他送到了急诊科。我孩子挺沉的,药师那么瘦却抱着我孩子跑一路,差点儿把鞋子都跑丢了。” 目前,男童恢复良好,正在郑州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郑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庄探月表示,惊厥病因不明时,家长不要自作主张给孩子服退热药,以免耽误病情。如果确定是发烧引起的惊厥,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服用一些镇静药物和退热类的药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降温措施,让孩子退热,缓解惊厥症状。
相关新闻
季节交替 流感高发 孩子惊厥莫轻视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潘黎黎
近期,记者在郑州各大医院儿科采访时发现,从10月中旬开始,因气温变化较大,发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肺炎患儿、哮喘患儿、流感样患儿不断增多,病房满员,门诊患儿扎堆儿……据了解,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东区医院二楼门诊A区(呼吸科、普内科),每天挂号量就近600余人次。 据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0月份起,我国北方省份(包括河南)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监测数据显示,郑州市2017年9月流感活动水平高于去年同期,流感流行株为季节性H3N2型。 郑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庄探月提醒家长,由于孩子自身抵抗力较弱,一旦感冒发烧,要注意检测孩子的体温,谨防发生热惊厥。 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骤升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热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惊厥和复杂性热惊厥两种。各年龄段(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热惊厥预后则较差。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热惊厥。 单纯性热惊厥多见于半岁至4岁,5岁以后少见,是由于小儿大脑皮层下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比较高,而皮层的发育还不成熟,当遇到很强的刺激,如体温骤然升高,大脑皮层就不能很好地对皮层下进行控制,从而引起神经细胞暂时性功能紊乱,出现惊厥。惊厥多在发热早期体温骤升时发生,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在一次发热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健全,一般不会再发生热惊厥。 复杂性热惊厥初发病的年龄多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全身性惊厥持续的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低热时也可出现惊厥,发作形式可以是部分发作或全身性发作,在同一次疾病过程中(或在24小时内)惊厥发作1次以上,可有暂时性麻痹综合征等异常神经系统体征。热退后一两周内做脑电图检查,仍可有异常,预后较单纯性热惊厥差,1%~2%可转为癫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