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美结核病疗程预测研究项目启动
河南引进首台脊柱机器人
省卫生计生委 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新闻图片
一岁孩子误喝蚊香液中毒 医生提醒家长保管好家里的有毒物品
简讯
漯河启动妇幼保健免费筛查工作
驻马店推进 卫生计生重点工作
图片新闻
河南省健康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1
11 1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一岁孩子误喝蚊香液中毒 医生提醒家长保管好家里的有毒物品
 

本报记者 常俊伟  通讯员 郭明青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月饼,请你们收下吧,谢谢你们!”近日,小明(化名)的家人拿着自家做的月饼,来到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向这里的医务人员表达最真挚的感激之情。1岁3个月的小明在医务人员的怀里嬉戏玩耍,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谁曾想到这样一个可爱活泼的孩子,不久前曾经历了一场惊险的考验。
    当时,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主任王晨旭在门诊大厅遇到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满脸焦急,就立即上前询问。一看孩子面色青紫,四肢抽搐,来不及多想,王晨旭带着这位母亲直奔急诊科。同时,王晨旭也了解到,1岁3个月的小明半小时前在家玩耍时,误把蚊香液当成了饮料,喝了大半瓶,之后就开始出现抽搐。在来医院的路上,孩子一直在抽搐。对于蚊香液的成分以及说明书,家属一无所知。
    吸氧、心电监护……一场与抢救生命的战斗打响了。
    王晨旭一边现场指挥,一边通知儿科医务人员协助抢救。此时孩子仍在四肢抽动,双手紧握,双眼不停上翻,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儿科医生赵鹏飞及护士李秋香、苗静、马雯雯等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急诊科。从孩子抽搐时间算起来,已经有将近20分钟,四肢末端青紫,血管收缩,根本充盈不起来,这对于护士的扎针水平也是一种考验。两名护士不负众望,很快选准了血管,一针穿刺成功。在抢救的同时,医生快速查到了蚊香液的主要成分,大多数都是菊酯类,可能混有苯、芳香类,主要会引起神经系统麻痹类反应,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有机磷类中毒反应。而菊酯类并没有特效解毒剂,只能对症治疗。
    静脉通道建立后,医生立即给予解痉镇静、降颅压等一系列治疗措施,患儿终于停止抽搐。同时,医生为患儿洗胃,减少毒物吸收。此时患儿仍处于昏迷状态,血氧分压只有67.8%,心率160次/分钟,呼吸45次/分钟,电解质紊乱。随即,患儿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据王晨旭介绍,这时候患儿皮肤颜色虽然不像之前那么青紫,但是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低至40%~50%。对于菊酯类中毒,就怕出现呼吸肌或中枢神经系统的麻痹,持续的低氧血症对于脑部、心脏等重要脏器也是一种损害。
    最终,在主管大夫贺小立和李秋香护士连续几个小时的细心看护下,小明总算过了危险期,病情稳定下来,撤离呼吸机,转到了普通病房。经过进一步治疗,小明逐渐好转。经过复查,因为抢救及时,毒物在小明体内停留时间短,没有造成肝脏、肾脏的严重损伤。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小明康复出院了。
    王晨旭提醒家长,应妥善保管好家中的小物品,特别是有毒物品。除此之外,玩具、汽油、变质食物、花露水、干燥剂、化妆品等家中常见的东西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致命的危险,家长一定要告知孩子这些潜在的危险,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现孩子误食药品,首先要弄清孩子在什么时间误服了什么药物和大概的剂量,并找出药物的包装,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然后及时送孩子就医或者拨打120寻求帮助。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