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美结核病疗程预测研究项目启动 |
|
本报讯 (记者李 季)10月19日,中美结核病疗程预测研究项目在开封市启动。该项目执行期为5年,计划在中国入组250~300名结核病患者。 中美结核病疗程预测研究项目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及传染性疾病研究所发起的,在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及传染性疾病研究所共同签署的结核病合作研究实施计划的框架下开展的一项科学性研究。 中美结核病疗程预测研究项目执行期为2017年10月~2022年10月,预计持续时间为5年,计划在中国入组250~300名结核病患者。参与单位有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新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中牟县卫生防疫站。 中美结核病疗程预测研究项目是一项针对药物过敏性肺结核受试者的前瞻性、随机性、Iib期非劣性试验,将采用生物学指标进行3次分层,筛选出最轻的病例,随机分派到4个月“短化”组或6个月的标准治疗组。参加者最初接受HRZE(H代表异烟肼,R代表利福平,Z代表吡嗪酰胺,E代表乙胺丁醇)治疗8周,然后转为HR治疗。在纳入治疗后第4周及第16周时,将按照提前结束治疗标准分别评估每位受试者。不符合提前停止治疗标准的受试者将纳入A组。符合提前停止治疗标准的受试者将在第16周时随机分组,继续接受治疗至24周(B组)或在第16周提前结束治疗(C组)。 中美结核病疗程预测研究项目会随访所有受试者,从研究开始算起随访大约18个月,在第18个月时进行终点评估。此次研究项目旨在找到有效的短化治疗方案,为国家制定下一步结核病防控政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