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专版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强化“5个意识”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她的座右铭是“视病人为亲人”
新蔡县召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会议
专业康复圆患者行走梦
1
11 1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强化“5个意识”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焦一言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今年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管理部门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组织者,基层医疗机构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具体实施者。如何做到签而有约呢?如何切实提升签约群众的获得感呢?笔者认为,现阶段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要进一步强化“5个意识”。

强化防病意识

    家庭医生及其团队面对的是所有人群,为服务对象提供连续不断的健康服务。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由此可见,“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卫生工作方针的内容均规定有以“预防为主”的内容。医学发展到今天,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和载体,在各地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健康管理与促进都是其重要内容,同时健康管理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正确的理念和方法。还有,家庭医生团队中应有健康管理师参与,或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健康管理的内容。通过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定期体检、健康评估、生活方式引导等,对签约群众真正做到以“预防为主”。

强化团队意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治、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等,工作量大,任务很重。借鉴国内外全科医疗团队服务的模式,比如一医一护的北京方庄小团队模式,无疑会提高基层全科医疗服务的“战斗力”,必将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卫生与健康服务。目前,北京方庄社区共组建了21支医护结合小团队,服务辖区内11万居民。组建“医护责任绑定”小组,设立护理健康管理岗位,并明确分工,规范流程,团结协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中,家庭医生占有主体地位,主要负责日常诊疗、预约复诊;疾病监测与健康评估和干预管理;健康体检、预防疾病知识教育、咨询和指导;健康危险因素的全程干预;提供必要的转诊或会诊服务;开展面对面随访管理;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等。护士的定位主要是协助医生开展工作,比如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危险因素的咨询和指导;签约与建立档案,健康档案的信息维护和更新;慢性病基本信息的随访管理;依据预警信息电话追踪、复诊预约等。这样,通过团队合作,可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强化管理意识

    一是强化对签约服务对象分类管理的意识,在健康普查的基础上,对人群进行分类,比如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儿童群、老年群、慢性病群等,然后根据其不同的健康需求,分类管理,精准开展卫生与健康服务。即使在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也应进行分类管理与服务,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妥善处理,比如常见病、多发病,家庭医生要基本上做到良好治疗;家庭医生团队要练好基本功,熟练掌握和处理基层最常见的数十种疾病和症状,能够给予群众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对于一些未分化的疾病或较严重的疾病,家庭医生要有基本的诊断及鉴别能力。应充分利用服务对象既往健康信息或档案,借助基层所能利用的辅助检查及其他手段,对服务对象健康状况给予准确分析和诊断,应避免因误诊或漏诊给服务对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可是,对于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要通过科学、规范、有效管理,实现健康维护和促进的最佳效果。二是基层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还亟待通过采取信息化管理措施,充分借助现代科技等提高诊疗水平,比如远程会诊等,提升卫生与健康服务能力,进而实现服务对象卫生与健康信息共享,提升管理效能,节约医疗卫生资源。

强化转诊意识

    针对服务对象的突发急症,基层家庭医生团队要加强快速转诊意识。应基本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的通道,使基层危急重病人都能及时得到快速、准确、有效转诊,可充分借助目前的医联体建设,打通转诊通道,同时加快实现健康信息共享条件建设,实现病人及健康档案信息的同步转诊。二是针对急重症病人的转诊情况,在转诊之前,基层医生首先要具备识别危重症的能力,并为病人进行急救处理,尽最大努力不延误救治患者的时机,为成功急救赢得时间。三是在医务人员采取急救措施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且转入康复期时,医生应鼓励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这样,就可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互转及信息共享。

强化营销意识

    对于家庭医生团队来讲,仅有技术和能力还不够!基层家庭医生团队要想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品牌,还需要不断强化营销意识,应尽快赢得签约服务对象的认可,这样方可拥有一定的信任度。家庭医生应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提升沟通能力、强化团队文化建设,切实改善“客户体验”的环境,在具有良好体验的情况下,与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关系。笔者认为,要通过研究签约服务对象的刚性、柔性需求分析,结合家庭医生团队的自身基础和优势,不断寻求开展卫生与健康服务的途径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家庭医生团队形成特色和品牌,才能更好地惠及签约群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