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乳腺癌患者保乳可以有新选择 河南实施首例Z字形腺体瓣+皮瓣旋转修复保乳术
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医疗队 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倡导者奋力先行 奉献者默默奉献 ——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安阳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代金平
短讯
上接第一版
1
11 1 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医疗质量得到提升。持续实施二级以上医院“十大指标”监管,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合理用药、院内感染管理。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按病种付费,各医院平均管理病种在42个以上;组织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中医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全市现有省级重点专科5个。全国首届伊尹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商丘分中心”落户商丘市中医院,使商丘市中医院成功晋级三级中医医院。全市88%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完成了16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得到强化。积极实施“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全市10名中医专家被授予国家级、省级名中医称号。无偿献血工作成绩突出。建立了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加强采血网点和业务队伍建设,保证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核酸检测标本39026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连续9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积极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认真落实新修订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生育水平总体平稳。计生家庭扶助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有关政策,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保基本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体系,奖励扶持对象政策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有序,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发展。睢县计划生育指导站、虞城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先后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全国十佳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荣誉称号,使商丘市成为全国唯一拥有2个“全国十佳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省辖市。睢阳区、睢县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2014~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睢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工程建设先进县” 和“河南省妇幼健康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先进县”。
    高度重视疾病预防,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到45元,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3类4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市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86.71万份,建档率达96.16%。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80.89万人。重大疾病防控有力。全面开展二类疫苗监督检查,推进免疫规划示范县(区)建设,常规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加强艾滋病、结核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疾病防控措施,强化疫情输入防范。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于省定目标5个百分点。持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无白喉病例报告。全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结核病患者系统管理率99.4%,均达到国家目标要求。精神疾病、地方病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与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并逐步规范。全市疾控工作在全省晋升11个位次。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健全孕产妇与新生儿急救网络,统筹实施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发放叶酸、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目标人群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持续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儿童营养改善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6年,全市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19‰、3.37‰、7.12/10万,多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修订完善了防汛、自然灾害等卫生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专业培训,积极参与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卫生应急演练。持续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扎实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工作。通过媒体、报刊、微信平台、培训班等形式,以合理用药、科学就医、健康素养、烟草控制等为主题,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全年组织健康巡讲,成功举办“健康中原疾控行”商丘市主题宣传活动。
    健康扶贫,让农村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一起奔小康
    按照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原则,针对商丘市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市卫生计生委健全工作体系,以深化医改为动力,以“三项活动”为抓手,以强化优质服务为保障,全面筑牢基层基础建设这一“网底”,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积极破解致贫群体脱贫难题。
    优化服务流程。实行“一条龙”就诊服务流程,制定《商丘市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建立健康就诊卡,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在挂号、交费、检查、取药等方面给予优先服务;住院治疗时优先选择基本药物,设置爱心病房或设置大病救治“扶贫专用病房”“惠民病房”。优化服务模式。实施“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对贫困患者在县域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患者入院时不缴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由定点医疗机构与医保、医疗救助经办管理机构之间进行结算,减轻患者垫资压力。同时,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以部门间信息共享为支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同一窗口、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一站式”结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加快贫困县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积极促进远程医疗诊治和保健咨询服务向贫困县延伸,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提高贫困县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同时在二级以上医院组建重大疾病临床诊疗专家组,建立疑难重症病例会诊、远程会诊、转诊、巡诊机制,对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患者能够就近、便捷地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推进贫困县“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将国家和省规划内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到贫困县,推进贫困县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即县级政府要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为落实《省医疗卫生脱贫专项方案》,商丘市卫生计生委与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通知》。2017年,全市贫困村计划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80个,计划2017年完成不低于建设任务的50%,2018年10月底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加大贫困县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支持贫困县实施“369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在年度指标范围内对贫困县在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3项计划中,不设限额,按需保障,着力解决贫困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问题。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推动全科医生执业注册,基本实现了贫困县每万名居民有两三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开展活动,医疗卫生机构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自2015年7月以来,商丘市卫生计生委相继开展了以“医疗服务管理提升年”“千医进千村服务万家”“涉医领域专项治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提升年”以及“政风行风建设提升年”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在医院管理、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质量、增强安全保障、促进医患沟通、建立科学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千医进千村服务万家”活动。重点为计生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城乡五保低保户、流动人口等农村贫困人口免费开展义诊、巡诊、健康咨询、帮扶慰问等活动,全市成立医疗队320支,共组织各类义诊、巡诊16500余次,进入10个产业集聚区、186个托老机构和6517户计生困难家庭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服务困难群众165万余人次;全市各医疗机构累计免费向贫困人口赠送药品价值1680余万元,帮扶慰问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特殊家庭等11950户,共计1360余万元,使群众和广大患者得到了实惠。
    通过开展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改善基础设施和就医条件累计投资达2.3亿元;向群众赠送药品价值达1780余万元,帮扶慰问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特殊家庭和环卫工人23430户,共计2630余万元;组织各类义诊、巡诊15600余次,服务人群350万余人次。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和内涵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真正解决了“卫生院不卫生”问题,就医环境变美了、医院职工微笑了、广大患者点赞了、系统形象改变了、党和政府满意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