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乳腺癌患者保乳可以有新选择 河南实施首例Z字形腺体瓣+皮瓣旋转修复保乳术
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医疗队 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倡导者奋力先行 奉献者默默奉献 ——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安阳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代金平
短讯
上接第一版
1
11 1 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倡导者奋力先行 奉献者默默奉献 ——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安阳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代金平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李新建

    代金平正在献血 李新建/摄

    他是一名老献血者,21年漫漫献血路,一摞摞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记录着他的无私大爱。
    他是一名老血站人,18年里无论寒冬酷暑,站在街头苦口婆心地宣传无偿献血是家常便饭。
    在安阳市直卫生系统中,他是有名的“献血状元”,对无偿献血的深情厚爱,令无数人称赞。“咱既是医务工作者,又是血站的工作人员,咱自己都不献血,还咋动员别人献血?都说‘倡导者先行’,咱得带好这个头!”安阳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代金平如是说。
    1996年,正值计划献血时期,在安阳市职业病防治所担任工会主席的代金平赶上下派无偿献血指标,为了给职工们带头做个榜样,他主动报名参加无偿献血。他没有想到,这次献血会成为他无偿献血生涯的起点,让他与无偿献血结下不解之缘。
    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有偿献血退出历史舞台,无偿献血成为临床供血“主力”。然而,这时广大群众对于无偿献血尚缺乏足够认识,血站采供血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就在这一年年底,代金平被调往安阳市中心血站工作。为了发动群众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他和同事们绞尽脑汁,在报纸、电视、广播上开设互动栏目,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办知识讲座,进商铺发放宣传页,深入乡村张贴标语海报……利用一切能想到的手段宣传无偿献血知识。那时,代金平常常带着笔记本,并当成“教案”,上面记录着人们比较关心的与无偿献血有关的各种问题,比如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无偿献血形势、无偿献血对人体的影响、用血报销政策等。有时,他也会用献血的亲身体会跟想献血还有一些犹豫的人沟通,帮他们树立信心。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七至正月二十九,滑县道口镇都要举办“火神庙会”,吸引周边县、市几十万人聚集。这么好的宣传机会怎能不好好利用呢?代金平和同事尝试着把采血车开进古庙会,发放宣传页、讲解献血知识和政策,忙得不亦乐乎。“早些年的采血车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一到晚上,我们把纪念品、采血设备搬到车上,几个人分成两拨轮流在车上值班。正月的夜冷得很,我们一个个裹着军大衣,冻得哆哆嗦嗦。”代金平回忆道。
    一年365天,血站人的大半时间都在外面奔波,有时就像“玩命”,2009年的那场大雪让代金平记忆犹新。冬季天寒,献血者相对较少,而这一年11月10日晚的一场大雪,使原本就不断下降的血液库存变得“雪上加霜”。11月12日是水冶镇的固定献血日。为了不错过这宝贵的一天,11月11日下午一忙完手头工作,代金平便与司机提前开着采血车赶往水冶镇。路上,大雪又纷纷扬扬地下起来,挡风玻璃很快被雪覆盖。下车清雪,上车赶路……反反复复地走走停停,他们用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目的地。他们饥寒交迫,好不容易寻到一家小饭馆凑合吃了晚饭,又就近找了家旅馆,顾不上没有暖气,脱下冰冷的衣服便睡,好在第二天早早起床去清理车边的积雪。
    大雪拦不住采血车,浓雾挡不住血站人。随后,了解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参加无偿献血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让代金平觉得很欣慰。但他却始终无法松口气,因为医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健康需求愈加强烈,血站供血与临床用血之间的“竞赛”没有终点。为此,除了想尽办法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他能做的就是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献血。这些年来,代金平已献血52次,其中捐献全血11400毫升,捐献机采血小板22个治疗量,获得了两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一次银奖、两次铜奖和一次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提起这些,代金平轻轻一笑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即便抛开工作不谈,无偿献血也是一种奉献,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我是AB型血,这种血型在人群中只占1/10,临床上常常需要。想想自己献的血能救治病人,光荣!更何况我们经常给别人讲无偿献血知识,自己都不去献血怎么说服别人。”2009年1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一位患者急需AB型血小板,恰巧血库没有存量,一时又找不到其他捐献者。情急之下,机采科工作人员给代金平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代金平听后二话没说,献!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时间长了,代金平成了AB型血小板的机动捐献者,习惯了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用他的话说,捐献机采血小板无非是让针多扎一会儿罢了。
    时光荏苒,回想起与无偿献血相伴相随的这段路程,代金平不禁感慨道:“转眼间,我都50多岁了,这一辈子闲不住,基本上奉献给了血站。血站的工作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可我们这种默默无闻地付出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吧!经常献血的人可以献到60岁,只要身体允许,我也要坚持到60岁!”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