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健康知识 守护精神家园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以案说病”系列之一
莫让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毁了孩子 □刘燕朋
案例:患者赵某英,女,20岁,从小受父母疼爱,15岁上高中前为优等生,学习主动刻苦;进入高中后不久,出现生活懒散,说话少,经常不写作业,不主动洗漱、换衣的情况,高中毕业时成绩严重下滑。 参加工作后,她常无故不上班,在家发呆或玩手机,近来出现逐渐不关心家人、行为幼稚、孤僻少语、生活懒散、发呆发愣的情况,不能胜任工作,生活能力下降且病情加重,由家属送其住院治疗。 从症状分析,小赵可能患了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精神疾病,大多起病于15~35岁,也就是青春期和青年时期。其病情发展有一个自轻至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蛛丝马迹”的症状表现。 对于老师或同学反映异常的学生,家长要多和其交流,积极做好精神分裂症的防范与疏导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带孩子到精神专科医院咨询、就诊,不能讳疾忌医。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发展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视病情而定。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二科主要诊治女性、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病患者,擅长周期性精神病以及青春期、围产期、更年期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多动症、癫痫、脑血管所致精神障碍等疗效显著。 精神二科医务人员立足于女性心理疾病的临床医疗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都有深入的专业研究,能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性化诊疗措施,在快速控制急性期症状的同时,强调合理用药,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对康复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手指操、广播操、健身操、十字绣等。 (作者系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二科主任)
关爱精神病患者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吕红霞
案例:近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报道,6月19日晚高峰,一名精神病患者在一辆开往北京房山的公交车上发病,用各种污言秽语谩骂、喧哗,还威胁司机“不停车就跳车”,并持刀滋扰乘客,所幸被民警制服。 在工作、生活中,如果遇到疑似精神病患者时,千万不要激化他的情绪,要尽最大努力安抚他平静下来,分散其注意力,并及时报警。患者家属也要做好监护工作,并积极为其治疗。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一科是医院二级分类的重点科室,也是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重点收治男性急性、慢性精神病患者,诊治病种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性精神病、网络成瘾、人格障碍、酒精性精神病等。 精神一科重点对急重症患者和缓解期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和治疗。急重症患者在一级病房由专人监护和照顾,医务人员对有冲动、兴奋、行为紊乱、木僵、消极、自伤的患者进行快速症状控制;急性症状缓解后实行半开放管理,除了继续进行药物治疗外,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躯体特点和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注重心理治疗、行为及康复治疗。 精神一科对不同阶段的患者采用科学、高效、多层次和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治疗和康复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这些方法包括健康教育讲座、生活基本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及编织、绘画、书法、插花等技能训练。病房内设有手工室、乒乓球室、棋牌室、读书室等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 在病区内开展团体心理治疗是精神一科特色。将一类患者组织到一起进行治疗,不仅可治疗患者的心理与精神疾病,也提高了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重塑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作者系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一科主任)
治疗躁狂症要抓住最佳治疗期 □田少利
案例:家住栾川县的王先生近来很苦恼,他的母亲患有躁狂症,这几天病情突然加重,睡眠少却整天非常亢奋,每天发狂骂人,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言语、活动增多,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该病经过治疗后一般可以痊愈,患者及家属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建议王先生送母亲住院治疗。王先生可以直接拨打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电话,该院会第一时间派车到家中接患者。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四科主要收治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及抑郁症)患者,癔症、酒精依赖、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的急性期患者。精神四科治疗手段多样,突出个性化治疗,对住院患者除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外,还开展心理、行为矫正、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等治疗。 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精神四科开展有丰富多彩的工娱治疗、基础生活训练、功能康复训练、健康知识讲座,为患者尽早回归家庭与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确保医疗安全,精神四科每月都会对住院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透的检查。每周由科主任、护士长和副主任医师带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查房,指导临床用药及治疗。患者出院后,医务人员会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或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等,以预防病情的复发。 (作者系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四科主任)
走出抑郁,生命阳光依旧灿烂 □徐民从 案例:大二学生小瑜拨打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电话说,最近她经常出现情绪低落,莫名感到绝望,有自残自杀冲动,人际关系也不好,不想吃东西,夜里很困但睡不着觉,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书思考很困难,整天胡思乱想,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生活。 抑郁症在精神科较为常见,以“兴趣缺乏、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反应迟钝、自觉愚笨,有“无望、无助、无用”感。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心理及躯体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及社会交往。 许多政界要员和社会名流,如罗斯福、丘吉尔、巴顿、海明威、费雯丽、凡·高、张国荣、崔永元、憨豆先生都经历过抑郁岁月,有的成功克服病症,有的因此结束了生命。 通过小瑜的描述,我们初步判断,目前她可能处于抑郁状态,欲明确诊断,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系统的诊疗。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五科(临床心理科),集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服务于一体,致力于各类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睡眠障碍、物质依赖、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病、神经症性及心理相关障碍。 科室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同时开展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电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辅以工娱疗、职业康复,治病同时兼顾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作者系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五科主任)
关注老年精神疾病 强化老人的健康管理 □阮水英
案例:老金今年77岁,与老伴结婚50年来很少红过脸,近一年来却常因找不到东西而胡乱怀疑家人,尤其怀疑是老伴把他的东西送人,吵架、生气、纠缠,且不听儿女劝说解释。近来,他频繁在小区遛弯时迷路,记忆力下降,总说家人不给他东西吃,偶尔无故哭闹,求儿子不要打他。 老金患的是老年痴呆症,这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症状包括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等症状。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促进健康老龄化”,要求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强老年痴呆症等的有效干预。目前,老年痴呆症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控制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是老年、儿少精神科,是洛阳市老年痴呆康复特色专科,以老年精神病、儿童精神病的针对性治疗、集中康复为特色,尤其擅长合并躯体疾病的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康复。科室注重临床治疗效果,应用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开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在内的系统治疗。 老年期精神障碍包括:老年期精神分裂症、老年焦虑抑郁症、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心身疾病。儿童期精神障碍包括: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抑郁症、儿童情绪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多动症。 科室应用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老年精神疾病,开展了针灸、拔罐、按摩等治疗,针对个人实施作业训练、兴趣培养等,从药物、心理、物理康复、音乐治疗、中医理疗等不同角度来探求老年痴呆症并发症处置以及行为紊乱、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康复之路。 (作者系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