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辨证论治外感暑热证
川芎茶调散治疗鼻渊一例
“三减三健”核心信息之四:“减油” 防治高脂血症,从控油做起
重视中医套针的应用与推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举办 第二届国际中医多功能套针发展论坛
1
11 1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川芎茶调散治疗鼻渊一例
 

林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秦少波

    病例:李某,男,15岁,中学生,几年前的冬天,奔跑后大汗淋漓,随即脱衣,感到冷后才穿衣;次日,头痛、高热、鼻塞、流涕、喷嚏、咽痛、浑身冷疼。输液3天,李某热退,头、咽不痛,但仍有鼻塞、流涕症状。此后,李某经常感冒,感冒后鼻炎加重。今年春天,天气骤然变寒,李某鼻病又犯。
    诊见:患者身上阵冷,太阳一出,头痛若劈,面色偏青,口唇干裂,鼻塞,流黄脓涕,有腥味,说话鼻音重,舌尖红,苔腻,黄白相间,以黄为主,脉弦数。
    辨证:风寒袭表,痰热犯肺。
    治则:疏风散寒,清肺化痰。
    方药:川芎27克,薄荷6克,羌活15克,白芷15克,甘草6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细辛6克,炒苍耳子15克,辛夷15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全瓜蒌20克,蒲公英12克,黄芩10克。共3剂。服药期间,嘱咐李某避风避寒,衣着要厚,出门戴口罩。
    二诊:头痛减轻,鼻涕减少,鼻音不重。上方去全瓜蒌、蒲公英、黄芩。3剂。
    三诊:症状又减轻,上方去麻黄、桂枝。3剂。
    四诊:症状基本消失,续服3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者由普通感冒发展为慢性鼻窦炎,迁延难愈。本次发病以头痛为主,急则治其标,以川芎茶调散治之。方中川芎性味辛温,用量较重,《神农本草经》 谓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并为“诸经头痛要药” ;薄荷、荆芥疏风止痛,清利头目;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俱可辛温解表;再加麻黄、桂枝,疏散已感之寒;苍耳、辛夷为鼻渊头痛要药;全瓜蒌清肺润燥化痰,黄芩清肺热,蒲公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清肺化痰之功效,故治疗效果满意。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