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不向摇摇欲坠的生活低头
站在故乡的老宅前
父亲的牡丹园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风起青萍不失志 雷响云巅始名扬
1
11 1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风起青萍不失志 雷响云巅始名扬
 

风起青萍不失志 雷响云巅始名扬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兴院”的腾飞之路
□王正勋 侯林峰  李 磊  文/图

互联网医院启动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来院开展讲座

专家义诊

医联体单位签约

 

    (上接第一版)
科技带动
给医院插上腾飞的翅膀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医院保障力形成和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动力。”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李富梅说,“要把医院发展的着力点建立在‘科技兴院是医院建设根本,科技创新是科技兴院重点,人才建设是科技兴院的基础’的理念之上。”
    正是在这样理念的引导下,该院早在2012年就开始探索卒中治疗的多科室协作模式,组建了一支由5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多学科抢救团队,这种跨学科、跨专业的“一站式”卒中防治新模式在该院开启,卒中治疗绿色通道也随之开通。对于卒中患者,该院随时做好应对准备,枕戈待旦,成为该院卒中救治团队的常态。在此基础上,该院还建立了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MDT)等多学科合作模式。
    “其实,目前我们医院拥有12个市级医学中心,在多学科诊治方面,我们医院已经拥有很丰富的经验。今后,我们将不断突破各种障碍,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加强多学科联合。”李富梅说。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该院成功为一位66岁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实现“不动刀”治疗早期食管癌,无创口;该院骨三科还加入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领衔的全国股骨头坏死微创保头中心,实现医院临床科研、诊断治疗的双提升……
    为了给技术创新创造条件,该院不断更新、设备,在全省首家引进国际尖端的新型3.0T超导磁共振,可以早期发现转移性病灶,对肿瘤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医生综合评估起到关键作用;引进焦作首台双源CT,可通过两套X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同时采集人体图像;最新引进的直线加速器正在试运行中,为焦作市肿瘤放疗提供强有力的装备;引进后装治疗仪,对宫颈癌等妇科肿瘤可以实现后装治疗(近距离腔内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该院还将引进焦作首台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可以为肿瘤患者筛查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
    有了好的设备,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2014年5月,成为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为该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科研、教学平台。自去年以来,该院获得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立项3项,其中包含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借助河南理工大学这一平台,该院实现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该院对科技功臣也实行了重奖。
    与此同时,为了追赶国际肿瘤诊疗先进水平,该院与发达国家的医院建立联系,开展国际交流。去年,美国梅奥诊所的肯特·塞尔曼博士和斯尔维斯特·斯特瑞夫博士来到该院。与梅奥诊所“约会”,让该院与外界的交流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该院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完善,引进外国专家到该院进行业务指导,全方位、大力度激励各学科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在该院,患者经常能看到外国专家的身影,法国妇瘤科专家理查德·威廉、德国肿瘤专家伯特格博士等先后到该院进行学术交流。与此同时,该院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少医学专家到国外医院进行交流与学习。2017年3月,该院选派肿瘤一区、二区两名业务骨干到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深造。
    今年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学科建设年”,随着众多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该院的临床科技攻关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高,将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以人为本
大跨步发展不忘初心
    “谢谢,谢谢你们……”7月24日,焦作农民老刘将一面“医德高尚,爱心奉献”的锦旗送到了该院内分泌一科,感谢医务人员在其患病期间的无私捐款和悉心照顾。原来,老刘今年夏天查出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到该院住院治疗,没想到还没等交钱,自己好不容易筹集来的3000多元看病钱就被骗子骗了。这让老刘又悔又恨,内分泌一科的医务人员听说后集体为老刘捐款,并宽慰他安心看病,这让老刘十分感激。
    而在该院,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该院党委书记杨永国说:“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是文化塑院的核心。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服务好是基础,质量好是根本,医德好是医院发展的保障,三者相辅相成又互为因果,这些都搞好了,群众才能真正满意!”
    围绕着“让患者满意,让群众满意”的核心目标,该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该院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在就诊高峰期微笑导诊,流程再造、人性化服务也让患者在该院找到了家的感觉;成立肿瘤领域各种疾病的多学科会诊中心,一种疾病多学科会诊,为患者量身定做科学的诊断治疗方案;成立检验检查方便门诊、检查预约中心以及各类专病门诊,切实方便患者就医,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让患者实现挂号、查询、咨询等就医流程的随时随地化,该院在河南省率先推出了“互联网+”模式,倾力打造“指尖上的医院”。
    该院还积极推进“健康下乡”活动,抽调医务人员走进基层,服务百姓。该院与武陟县大封镇联合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定期义诊、精准扶贫,成立了医疗巡回服务小组,每周到该镇32个行政村提供健康管理、预约诊疗、举办健康大讲堂等服务。该院领导还分批带领160余名青年医务人员走进修武县西村乡葡萄峪村、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等交通不便的山村,为那里的贫困群众义诊,发放药品并送去大米、油等慰问品。
    该院连续3年把每年1月的第一周定为“无偿献血周”,院领导带头参加,医务人员踊跃献血,并带动了很多职工家属、患者家属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挽救更多生命,点滴热血彰显的却是责任担当,被国家授予“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该院公开对社会承诺:“为您服务,杜绝说不!”将服务标准从原来的“患者满意”向“患者感动”提升。该院妇产科为每一位产妇及时送上一杯红糖水,为每一位新生儿免费拍照留念;为了让住院的老人缓解孤单情绪,老年科医务人员每天带领患者做老年操;神经内科二区,护士会给患者病变的位置系上红丝带,避免家属以及护士在照顾患者时对病变位置造成伤害……
    锐意创新,实干争先,努力创造一流成果。如今的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凭借丰硕的发展成果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而该院在精细化管理和文化兴院的背景下,从服务细节上的无缝衔接到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也让该院的发展更有温度,这样“后劲绵长,生动鲜活”的发展模式将带动该院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