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三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位医学博士做出的选择
15小时合力抢救 罕见电击伤患者生还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名青年药师为医院争得荣誉
图片新闻
洛阳科鉴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品牌是怎样树立的
1
11 1 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15小时合力抢救 罕见电击伤患者生还
 

15小时合力抢救 罕见电击伤患者生还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刘 群  梁 靓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一名全国罕见的电击伤患者——腹部开放性缺损、肠管脱出、全身重度烧伤、多脏器功能衰竭……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接诊后,该院多科室专家会诊,经过15个小时的不间断手术后,患者奇迹生还。该病例的成功救治,展示了该院多学科团结协作的优势,也是该院特色优势学科雄厚实力的充分体现。
胃肠外科首先被委以重任
    “我在从医过程中见过许多危重患者,但病情这么复杂严重的患者还是第一次遇到!”该院胃肠外科医生袁鹏飞说。
    据介绍,患者的伤势是因为在工地施工时不慎触及高压电线造成的。由于患者病情严重,伤情复杂,当地医院无条件施救,被紧急转至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后,患者经绿色通道紧急转入手术室,胃肠外科首先被委以重任,组织专家上了手术台。
    胃肠外科主任刘德纯说,患者前额、右手、双侧大腿及腹部等多处严重电击伤,初步探查见左中腹壁已被烧焦并腹腔相通,大量小肠及横结肠脱出且见严重污染,大网膜及横结肠严重毁损、坏死,颜色呈焦黑状,脱出小肠见多处不规则破裂及部分坏死等。根据临床抢救轻重缓急原则,他们先行清创,控制活动性出血及外溢肠内容物,初步清洗脱出脏器的表面污染至清洁,然后消毒、铺巾,开始手术。术中,医务人员进一步探查发现,患者横结肠断裂、近端空肠多处受损坏死,肝缘及远端部分胃壁组织已缺血成灰白色,腹膜后有血肿形成,于是对受损段空肠、结肠进行切除,远端胃切除,胃空肠吻合及远端回肠右侧腹壁造瘘术……手术持续6个小时后终于告捷,为挽救患者生命闯过关键的第一关。
显微外科接力手术
    再次清理、消毒后,显微外科继续进行手术。“经过第一次手术后,患者的病情仍是非常复杂!”显微外科副主任张新营说。由于其腹壁约有直径20厘米的圆形不规则缺损,全身10.9%的重度烧伤,部分皮肤发白无血液循环,能够为患者腹壁植皮的皮瓣已经很少,这对显微外科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张新营和李超、卢飞等医务人员连夜奋战,精心设计,转移患者左股前外侧筋膜皮瓣修复腹膜及腹壁缺损,同时对患者烧焦、坏死的肌肉组织进行切除、冲洗,防止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由于手术涉及的都是敏感纤细的血管,显微外科医务人员不畏挑战,向不可能宣战,经过9个多小时的努力,修复了患者严重破损的腹膜、腹壁,清除了其坏死的肌肉和皮肤。
    “如果细节处理不当,可能随时导致患者生命危险。这种极其罕见的电击伤病例,考验的不仅是显微外科过硬的技术实力,还有雄厚的学科团队支撑。”张新营说,“尽管手术情况复杂,但大家当时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来进行手术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很幸运,我们成功了。根据文献检索,国际国内尚未发现腹壁、胃肠烧伤的相关病例报道。”
    我们了解到,目前,经过该院急诊医学部、胃肠外科、显微外科、麻醉科、外科重症监护室、营养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护,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神志清醒,转移皮瓣顺利成活,缺损腹壁完美修复,胃肠道功能也已恢复,可以正常进食和排便。
    最近,医务人员准备逐步修复患者面部、四肢烧伤皮肤的大面积缺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