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新闻
郑大一附院完成省内首次混合现实技术手术 全息影像投影“指挥”手术成为现实
南阳为困难群众提供医保救助服务
医生猝死事件频发引发的思考
河南3家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受表彰
河南省结核病防治有了新规划 2020年全部县(市)须建成结核病标准化门诊
河南省血管外科学专家下基层送学术盛宴
1
11 1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医生猝死事件频发引发的思考
      7月9日下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刘某猝死,年仅32岁。6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规培医生陈某猝死。
    据相关报道,猝死的医生死因是连续上班、工作强度过大、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不足等。医生原本是最懂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职业,也最该懂得合理规划作息时间,消除身体疲劳,却不幸在工作压力下,无法自主调节劳逸时间,导致生理规律紊乱,最终因过度透支身体而倒下。
    与其他职业相比,医生的教育成长周期较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进修、训练。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意味着高额投入。如果医生过早离世,没有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对社会也是巨大损失。
    造成年轻医生频频“过劳死”的现实背景,乃是我国医疗资源长期投入不足,医务人员短缺。基层医疗机构日常工作繁忙,有的医生每天要接待数十位、上百位患者,一天要做十几台手术。
    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有50.8%的医务人员感觉工作负荷过重,其中医生群体为64.5%。
    年轻医生猝死,用生命为全社会敲响了超时工作的警钟。笔者认为,单靠个体抗议和媒体曝光并不足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源上抵制过劳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应解决医务人员短缺、工作强度过大、超负荷等问题,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度,加快分级医疗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劳动法规、提高医疗科技化水平等,减少随意加班、超时工作,保障医务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其次,严格落实《劳动法》的规定,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相关的劳动执法部门要跳出“不告不理”的被动执法模式,真正为过劳工作人员“撑腰”。最后,改变社会群体以“过劳”为模范的价值观念;扭曲的价值观会为超时工作提供温床。全社会应当重新审视工作与家庭、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从而让每个人都能主动地对超时工作说“不”。这样,医务人员猝死的事情就可能大大减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