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唯有“精细活儿” 方显真功夫——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
|
本报记者 王 婷 通讯员 王建明 陈亚平
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预约就诊的患者常常是一些熟悉的面孔。有的家庭几代人都在这里看口腔疾病,有的经亲戚朋友介绍慕名而来。患者的信任是对该院口腔科高、精、尖技术和个性化服务的肯定。 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成立于1954年,目前已经从最初的几个口腔专业,逐渐细分为口腔内科、儿童牙科、口腔预防、口腔外科、颌面外科等12个亚专业组,拥有4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及口腔CBCT大型设备(美亚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26张病床,年门诊量10万多人次,年手术量400多例。 从2004年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医学美容整形机构,到2014年成为全国首批口腔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再到2016年获批郑州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017年获批国家级口腔临床药物试验基地,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一路高歌猛进,现已成为河南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最大的集口腔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口腔医学中心。 口腔咬合功能重建 拼的就是技术 口腔科的工作并非只解决牙病问题,而是涵盖发际线以下、锁骨以上所涉及的颌面部和颈部的炎症、肿瘤、外伤、骨折以及先天畸形、后天畸形等疾病。 7岁的男孩儿淘淘(化名)从7楼坠下后,其面部及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被紧急送往郑州市中心医院救治。由于伤情严重,该院立即组织脑外科、骨科、口腔科专家会诊。随后,淘淘被推进手术室。脑外科手术完成后,口腔科与骨科手术同时进行。清理呼吸道、口腔软组织修复、骨折复位、咬合固定……6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一个月后,医务人员又为淘淘进行了面部功能重建及牙齿美学咬合重建。康复后的淘淘不但可以正常吃饭、喝水,而且其面部几乎看不出疤痕。 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陈巧华告诉记者,这是口腔咬合重建的序列治疗技术,是该院口腔科的“绝活儿”。 在“支离破碎”的口腔里重建一套咬合系统并非易事,它包括纠正颌位、恢复面部垂直距离、重新建立正常的生理性咬合关系等,对技术要求极高。 “如果精细部位出现差池,就会给患者造成明显的不适感。”陈巧华说,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自开展口腔咬合重建的序列治疗技术以来,已成功治愈近百名患者,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数字化口腔修复 全方位精准治疗 如今,精准医疗逐步渗透临床诊疗的各个方面。对于口腔科来说,以数字化扫描、数字化印模采集、数字化修复设计、数字化加工为代表的数字化口腔医学快速改变着传统的诊疗模式。 说起不久前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治疗经历,70岁的江老先生直呼“大开眼界”。 上了年纪后,江老先生的牙齿一直不好,就在一家牙科诊所镶了一口烤瓷牙。可是,镶完烤瓷牙后,江老先生牙痛的毛病不但没有改善,反而痛得更厉害了。随后,江老先生在儿子陪同下到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医务人员经过检查发现,江老先生之前的牙根不仅没有被拔除,还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经过两周的药物消炎,陈巧华为江老先生进行了数字化口腔修复手术(清除残留牙根、将烤瓷牙换成全瓷牙)。目前,江老先生的上下牙咬合紧密,就跟自己的“原装牙”一样。 从扫描到定位,从设计到复位,这些无不体现着智能化、精准化。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自2012年开展数字化口腔修复手术以来,共有1000多名患者受益。 树立全局观念 锻造医者匠心 在陈巧华看来,口腔是反映人体内脏疾病的一面“镜子”。因此,一名优秀的口腔科医生必须要有全局观念,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治疗上,陈巧华主张局部用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作为学科带头人及科室主任,陈巧华处处想在前、做在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科室的年轻医师。 全面发展,各有专长。这是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该院口腔科医务人员还不忘肩上的责任。作为郑州市级医院中唯一的家国家级口腔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该院口腔科每年接收省内外进修学员24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3人。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每周都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不定期对已完成的病历、影像片子进行抽检。因此,该院口腔科医务人员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口腔医学既是技术,更是艺术。未来几年,郑州市中心医院将创建个人口腔数字化档案,长期记录追踪,进一步提高口腔治疗的质量和精度……一个高品质的数字化口腔医学中心呼之欲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