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练水上救援部分 刘 旸/摄
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徐淑玲
今年7月7日恰逢小暑节气,古语有“小暑雨涟涟,防汛最当先”之说。当天,2017年省会郑州突发事件空地一体化暨防汛应急医疗救援演练,以一场全模拟实战的形式,拉形帷幕。 演练模拟位于郑州市北郊黄河滩区的黄河村发生洪涝灾害,直接导致现场多名群众伤亡,部分群众被困孤岛。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快速反应、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动用地面13辆转运急救车、两辆越野救护车,调动一架救援直升机、一艘水上应急搜救艇,立即展开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医疗救援及伤员转运。不到20分钟,分散在孤岛、水淹区域等处的18位“伤员”被成功转运至安全地带。 目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河南省作为黄河流域人口大省,卫生应急、疫情防控、防灾减灾等工作面临考验。此次防汛演练,旨在有效提升省会郑州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能力、检验应急预案实效、磨合应急机制、锻炼应急队伍。首次实施的“三位一体”紧急医疗救援方式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救援时间,延展了救援半径。 同时,本次演练还吸纳了联动应急通信保障及水下救援等社会力量,以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后的群体伤害救援、孤岛航空救援、水下搜索救援、越野救护涉水救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