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艾金宝
2006年,以青春励志为主题的30集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上映后,士兵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迅速成为年度热词,经久不衰。近日,在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对深度昏迷患者不离不弃的故事,让患者家属对健康卫士“不抛弃、不放弃”的做法再度感动。 当日7时40分,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MICU)收治了一位65岁的王姓深度昏迷患者,初步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呼吸循环衰竭。麻醉医生打开患者口腔后,意外发现患者喉头严重水肿,气管插管执行困难。在请耳鼻喉科专家行急诊气管切开时,患者心跳骤然停止,医务人员遂对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专家会诊认为,目前患者急需的是有气体进入肺内,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手术室主任步国华在NMICU护士长郭书军的提议下,用60毫升注射器针头进行环甲膜穿刺术成功,但因患者无自主呼吸,虽然有了针头的通气孔,气体仍然无法进入肺内。步国华又在一个20毫升注射器的空管里放入一根新的气管插管并充气至气囊不漏气,连接上呼吸机,把该注射器的乳头连接上针头,终于有气体进入患者肺内,但患者仍然无法自主呼吸。 怎么办?耳鼻喉科医生苑庆尧认为患者此时立即行气管切开术特别困难,他就试着用吸痰管在患者咽腔里探索,当探到了一个小小的空洞时,立即向步国华建议:“更换最小型号的气管插管再试试!” 步国华、苑庆尧、黄文甫和陈志勋4位医生一边凝视着可视喉镜的方寸显示屏,一边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终于使气管插管取得成功! 8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抽搐,NMICU主任黄文甫冒着风险果断采用静脉推注丙泊酚。经过6次静推,8时30分,患者抽搐停止,生命体征趋向稳定,大家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又经过一天的持续治疗,次日早晨,患者终于苏醒。因暂时不能讲话,他满含眼泪地在写字板上写下“我从鬼门关回来了,谢谢医生护士们”的赞语,以表达自己的无限感激之情。 经过后期12天的精心治疗,王先生顺利康复出院。离院时,患者的女儿感慨地说:“真是没有想到,我爸现在一点儿后遗症也没有!白衣天使,健康卫士,你们当之无愧,我们全家都对你们感激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