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玮玮
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医学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可是,医生的成才之路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人说:“做医生不难,做好医生难,永远做好医生很难。然而,中医成才之路更难。”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部分学生存在中医信念缺失现象。中医药博大精深,现在,国家培养的中医药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学生毕业后是否坚定地“走”中医之路,却是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中医毕业生有转行经商的,有进入西医院工作的,有进入中医院工作的;还有一部分被现在的西医理论同化、有将中医药知识弃之不用的现象。 其次,是人们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就连看病也追求立竿见影,马上见效。一些中医师为了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就时常忽视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 最后,有心者师从无门。师承教育作为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在一些地方却存在致力于继承、发展中医的青年学者得不到名老中医点拨的问题,学不到名中医的经方、验方。苦于师从无门,一些青年中医继承、发展中医的信心遭受打击,迫于现实的诸多压力,便纷纷转行。 笔者认为,要继承、发展好中医,一是中医院校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中医古籍,钻研中医经典,通过见习、实习等过程,树立他们继承发扬中医的信心。二是学生要主动寻找自己身边的中医名师,挖掘他们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坚定地走继承发扬中医之路。三是各地中医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应突出中医特色,比如可以建立国医堂、名医堂,聘请本区域内知名的中医定期坐诊;选拔致力于中医发展、对中医有着浓厚兴趣的青年中医跟师学习,进而对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治思路进行传承。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