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峰
郭某,男性,50岁,间断反复发作头痛近2年,每次受风或心情不畅可诱发。服用芬必得、去痛片等药可暂时缓解疼痛,但不能减少发作次数。 近半月来,郭某因工作原因而头痛加剧,伴失眠、恶心,用西药疗效不佳。 经人介绍,郭某找笔者诊治。笔者诊见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脉症合参,属风邪上扰,肝气郁结。治宜祛风止痛,疏肝解郁,方选清上蠲痛汤加减。 方药:柴胡18克,当归24克,川芎30克,羌活18克,防风12克,酸枣仁24克,白芍24克,白芷15克,细辛3克,菊花9克,黄芩10克,麦冬9克,蔓荆子15克,甘草10克,生姜6片。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分服。 7剂后,郭某头痛大减,恶心消失,睡眠好转。上方去柴胡,减酸枣仁为18克,再服14剂痊愈。 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头痛》中创立了“清上蠲痛汤”,主治“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旧皆效”。本方以当归、川芎养血行血,血行则风自灭;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菊花、蔓荆子祛头风、止头痛;酸枣仁养血安神;黄芩泻火,麦冬养阴,并可防祛风药升散太过而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如此配伍貌似杂乱,实际上秩序井然,配合得宜,相得益彰。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