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中医治疗经期延长 |
|
【诊断要点】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甚至淋沥半月方净。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妇科检查多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盆腔炎患者,妇科检查时宫体有压痛。佩戴宫内节育器者应B超检查宫内环位置。 【中医证候】 1.气虚 经行时间延长,量多,经色淡红,质稀,肢倦神疲,气短懒言,面色黄白,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沉细。 2.虚热 经行时间延长,量少,经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或见潮热颧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3.血瘀 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疗方法】 1.汤药 (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2克,黄芪20克,甘草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炒白术10克。 (2)虚热: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减。生地黄12克,玄参15克,地骨皮10克,麦冬12克,阿胶10克(烊化),白芍药12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15克。 (3)血瘀: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10克,熟地黄15克,白芍药10克,川穹6克,桃仁6克,红花4克,三七6克,茜草12克。 2.中成药 气虚型用补中益气丸。虚热型用乌鸡白凤丸。血瘀型用少腹逐瘀胶囊。 3.单验方 旱莲草25克,加糖少许,煎服,用于虚热型经期延长。 【注意事项】 经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经期、产褥期注意外阴卫生,禁止房事。调畅情志,避免七情太过。 (据《乡村中医实用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