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河南力推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
免费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 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全省民生实事 非河南户籍也可免费
时隔四十一年 医患双手又紧握在一起
“全科”时代到来 大型综合医院该如何作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安阳市人民医院 参加国家卒中大会载誉而归
1
11 1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时隔四十一年 医患双手又紧握在一起
 

本报记者 杨冬冬

    到吕家后,贾寰激动地走向吕靖民:“吕大哥,还记得我吗?我是唐山的贾寰啊,我来看您啦!”原本木然的吕靖民眼前一亮,喃喃地道:“记得!您是第一批被送来的唐山伤员,一手钢笔字写得很漂亮。”两位老人相隔41年后重逢,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的大地震。当年只有25岁的贾寰在睡梦中被惊醒。出于对危险的本能反应,他从炕上翻身下地就往屋外跑,一根房梁将他压在了地上,他顿时休克。贾寰身埋废墟近5小时后,被舅爷一家人救了出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作为唯一来自唐山市区的贾寰和滦南县的伤员一道来到了当时的河南汲县(现为卫辉市)。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贾寰遇到了他的主治医师——吕靖民。
    经过诊断,贾寰除了腿部的外伤,左侧的臂丛神经受损尤为严重,导致他的左臂一点儿也不听使唤。当时治疗神经损伤并没有很好的方法,但吕靖民没有放弃。吕靖民尝试了很多方法,外用针灸、电子治疗仪,并让贾寰内服藏红花药酒、三七粉,还叮嘱贾寰补充营养,积极锻炼。在得知贾寰的字写得很好时,吕靖民就拜托贾寰帮自己抄写一些材料。
    贾寰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为了锻炼自己的手臂,他主动拿起扫把,打扫院区的卫生,还帮助照顾科室的其他伤员。经过近5个月的治疗,贾寰的外伤好了,左臂也恢复了一些知觉,只是神经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当时年关将近,贾寰就出院回家了,但他一直保持与吕靖民的通信联系,汇报自己恢复的情况,而吕靖民则在通信中指导他坚持锻炼。一年多以后,贾寰的左手基本恢复了正常。
    贾寰和吕靖民两人的通信联系一直持续了好几年。随着组建了家庭,有了女儿,贾寰的生活日渐忙碌起来,他与吕靖民的通信便逐渐减少了,但他始终对吕靖民和医院念念不忘。
    今年4月18日,贾寰在大女儿贾敬鸿陪同下,乘坐高铁,历时5个多小时,从唐山辗转到卫辉市。他们最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主任乔立新帮助下,联系上了吕靖民的儿子,这才找到了吕靖民的家庭住址。原来,吕靖民上了年纪,患有脑梗死,行动不便。
    “我很幸运能遇到吕大哥,吕大哥人很好,很负责任,大伙对他都特别钦佩!”贾寰说,他十分高兴能再见到吕靖民,他心里日日夜夜想的就是再回医院看看,当面再感谢当初救治过他们医生护士们。当得知照顾他的黄姓护士已经去世的时候,贾寰眼角湿润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