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控制医疗成本 必须打好“组合拳”
史丽:帮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
药品零加成政策不能“单兵突进”
色斑治疗的方式与途径
1
11 1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药品零加成政策不能“单兵突进”
 

□张枫逸

 

    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国内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将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在已经取消药品加成的福建、湖南、四川等地,群众就医负担普遍减轻;但是一些地方由于改革“单兵突进”,也出现了配套补偿举措不到位,使得公立医院“自掏腰包”填缺口,从而导致低价药“招标死”等现象。(5月15日《经济参考报》)
    药品加成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公立医院实施的一种补偿政策,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加成逐步演变为以药补医机制,使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轨道,导致药品价格虚高,推动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开始以来,我国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今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取消药品加成的初衷之一是降低医院开大处方、高价药的积极性,解决药价虚高及看病贵问题。目前,公立医院的药占比已经由2009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40%,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随着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全面实施,将再次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不过,作为一项存在几十年的政策,药品加成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简单地取消了之。改革涉及医患利益的重新分配。医院靠什么“过日子”?看病贵问题会不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过去,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有3个渠道:政府补贴、药品加成收入和医疗服务收费。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就少了一个。这意味着政府投入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然而,一些医院负责人议论纷纷: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后,说好的政府补贴却迟迟不给,医院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只有医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医患共赢。对此,各级政府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确保补贴及时到位,保障医院的公益属性。
    其次,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此次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医院的“医药倒挂”现象,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真正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但是,调低医疗服务价格,医院不满意;调高医疗服务价格,患者不答应。在这个问题上,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物价部门应依法进行成本监审,组织价格听证,让各方诉求主体参与进来,促进价格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在一些药品零加成政策已经实施的地方,出现低价药、基本药物断供现象,引发了患者担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虽然药品加成取消了,但是高价药依然有各种返利和回扣,有的医生还是愿意开高价药;另一方面,一些药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低价中标之后又不生产。这些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认真治理医疗领域商业贿赂;完善药品招标体系,走出“唯低是取”的怪圈,将失信药企列入黑名单。
     (作者供职于中共漯河市郾城区委)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