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乡村医生要提起精神来 |
|
□薛 松 受中国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中国农民数量多,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笔者认为,当下农民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看病、就医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大家热议的问题之一,它在农民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因病致穷、因病返贫,让农民苦不堪言,经济上难以承受。而破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键是要发挥乡村医生的作用,把优秀的乡村医生留在农村。乡村医生是保障农民身心健康的第一道关口,必须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乡村医生处在基层,他们的诉求和呼声往往得不到及时重视,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但是,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文件,提出要为乡村医生创造便利条件,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存、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而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下一步,国家还要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每个家庭都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为此,乡村医生应积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农民的就医满意度。 农村的医疗市场很大,乡村医生要以维护农民健康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维护农民的健康。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把精力集中到治病救人上来;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足工作实际,提高诊疗技术,发挥自己的专长,把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留在基层。同时,乡村医生还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思路。这样,农民们才会愿意前来看病。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