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杏 林
 上一版  
耄耋兄弟“回春手”
熄风止痉说全蝎
徐长卿
苏东坡与庞安常的传世友情
艾灸、泡手足,治疗手脚冰凉
1
11 1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徐长卿
 

□杨自文

    一说起徐长卿,大家肯定会立即想到《仙剑奇侠传》里仙风道骨、风度翩翩的徐长卿吧,但此徐长卿非彼徐长卿。此徐长卿是药房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既能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又能解蛇毒。那么,关于徐长卿又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外出打猎,不慎被毒蛇咬伤,且病情十分严重。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材,均不见效。这时,御医如坐针毡,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官府只得张榜招贤:“谁能治好皇帝的疾病,重重有赏。”恰巧,民间医生徐长卿看见了榜文,便揭榜进宫为皇帝治疗疾病。
    徐长卿取一些自己采的“蛇痢草”,用水煎汤取液,让唐太宗服用,一天两次。同时,余下的药液作为外洗液使用。第二天,唐太宗的病情就有所好转。于是,徐长卿让唐太宗再连续服用3天药。3天后,唐太宗的疾病痊愈了。唐太宗高兴地说:“先生的医术高超,名不虚传,果然药到病除,但不知所用为何药?”徐长卿听后急忙跪下,吞吞吐吐地答不上来。原来,唐太宗被蛇咬伤后,便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带“蛇”字的都要忌讳,谁说了带“蛇”字的话都要治罪。情急之下,站在旁边的丞相魏征灵机一动,连忙为他解围说:“徐先生,是这种草药还没有名字吧!”
    徐长卿便说:“这种草药尚无名字,请唐太宗赐名。”唐太宗不假思索地说:“是徐先生用这种草药治好了朕的病,就称其为‘徐长卿’吧,以免后人忘记。”皇帝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中草药“徐长卿”的名字就被大家传开了,并一直沿用至今。可是,该药草的原名“蛇痢草”,反倒鲜为人知。
    徐长卿,别名为鬼督邮、石下长卿、寥刁竹、竹叶细辛、千云竹、别仙踪、蛇痢草等,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与茎。本品多生长于山坡的草丛中,种子呈长圆形,花期为5~7月,果期为9~12月,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神农本草经》记载:“主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其性温,味辛,归肝、胃经,具有祛风、止痛、止痒、止痛的功效,既可治疗肠炎、胆道蛔虫症、溃疡病、肠道蛔虫症、胆囊炎、胆道术后综合征等病所致的急性腹痛,又可治疗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等。本品既可单味应用或随证配伍其他药物,又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比如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此外,徐长卿还有解蛇毒、治毒蛇咬伤的作用,
    临床验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徐长卿1两(1两=50克),制成煎剂或片剂,分2次服用,10天为一个疗程。该方具有一定的消炎、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个别患者服药后有口干、咽干的症状。用于镇痛:将徐长卿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注射2~4毫升。一般注射5~10分钟后,即有镇痛作用,能持续2小时左右。
    (作者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