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杏 林
 上一版  
耄耋兄弟“回春手”
熄风止痉说全蝎
徐长卿
苏东坡与庞安常的传世友情
艾灸、泡手足,治疗手脚冰凉
1
11 1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熄风止痉说全蝎
 

□胡献国

    《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中写道:诸葛亮四擒孟获后,孟获欲报仇,求见朵思大王。朵思大王所居山洞西北方有一条路,山险岭恶,道路狭窄;其中虽有小路,多藏毒蛇恶蝎;黄昏时分,烟瘴大起,直至巳时,午时方收,唯未时、酉时、申时可以往来;水不可饮,人马难行。这里的“恶蝎”即中药里的全蝎。
    全蝎,又名蝎子、全虫、淡全蝎、咸全蝎、蝎尾等,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若单用尾部,则称其为蝎尾(蝎梢);将全蝎捕捉后晒干者为淡全蝎;将全蝎用盐水煮后晒干者为咸全蝎。
    中医认为,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急慢性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病等。本品辛平入肝,有较强的熄风止痉作用,因其性平,寒热诸症均可选用,故其为治疗惊风、抽搐之要药。本品有解毒、散结之功效,又为外科常用之药。《玉楸药解》言其“穿筋透骨,逐湿除风”。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有蝎毒,有抗惊厥、降血压以及明显的镇静作用。全蝎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多种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裴氏着色菌、申克氏孢子丝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较为敏感。本品对癌细胞有杀灭作用,抗真菌作用优于大蒜浸液。由于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毒。切记,血虚生风者不宜选用本品。
   (作者供职于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