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喜照
中医认为口臭多由胃火引起。患者除口臭外,还有面赤身热,口渴喜喝冷饮,或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状。多数患者胃口好,饭量大,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此皆为胃火灼盛之象。 治法:消热凉血,泻火养阴。 方用清胃散加减。黄连6克,生地黄12克,牡丹皮15克,当归9克,升麻5克,女贞子12克,石斛15克,栀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口臭者多因平时爱食用温补之品,或肥甘之味,使胃内有积热。 中医认为口臭是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因足阳明胃经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胃热上冲,造成口气热臭,还会产生头痛、牙痛,甚至牙龈出血、牙龈溃烂,此皆为胃热伤津之象。西医认为口臭多为口腔不卫生,牙齿上的食物残渣过多造成的。中西医是从不同角度阐明病因的。中医治疗时,以黄连为君药,苦寒泻火,祛胃腑之热;以升麻为臣药,甘辛微寒,升散透发,同时使黄连降中寓升,一起上攻口中伏火。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热易伤阴血,故用生地黄凉血滋阴,用牡丹皮凉血清热,用栀子清热解毒。当归养血活血,合生地黄滋阴养血,合牡丹皮消肿止痛,加石斛、女贞子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之功效,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故热毒解、口臭除。清胃散加减也是治疗胃火牙痛、牙龈红肿溃烂的常用方。 首先,不要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少吃烟熏食物,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以清泻胃火;其次,加强口腔卫生,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坚持刷两次牙。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也是防止口臭的好办法。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